当晚,刘光启吃过晚饭就把自己反锁在房间里,准备製作氧气顶底復吹转炉炼钢法的计划书。
他为了省时省事,打算直接在系统里兑换一份。
这倒不是说他自己不会做,系统可以兑换为何要傻到自己辛辛苦苦去做,这不是脑子抽筋么。
经过简单搜查,刘光启很快找到转炉炼钢法的计划书,而且只需要十万工业值就能兑换,妥妥的物美价廉。
“系统,兑换转炉炼钢计划书。”
【转炉炼钢计划书兑换成功,已放置在系统空间】
话音落下,刘光启迫不及待拿出来查看。
整个计划书洋洋洒洒上百页,他足足看了多半个小时才看完,就这还是捡的一些重点內容在看。
通篇看下来,这份计划书內容十分丰富,从构思设想、设计思路到建造程序、技术要点再到最后面的生產注意事项等,每一个流程、每一个板块都有详细的介绍並附带完整的参考数据,完全就是教科书级別的计划书。
如果严格按照里面流程进行打造,绝对能成功。
当然,这份计划书也不是没有缺点,缺点就是里面的一些內容过於先进,和这个年代有衝突,不方便全部展示。
如果就这样直接拿出来,绝对会引起有心人的怀疑。
为避免这种情况出现,刘光启也只能费些心思进行修改。
说干就干,他先是整理一番思路,然后全身心投入到修改计划书工作中。
刘光启按照既定思路和当前现实情况进行一番大改,又对一些过於复杂的流程和技术点进行分解、剖析、简化,爭取让大多数人都能看懂。
尤其是技术难点、注意事项等方面,他结合前世的经验,仔细標註可能出现的危险情况以及应对措施,防止研发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
最终,经过大半夜的努力,刘光启终於完成了计划书內容的修改。
他又趁热打铁仔细检查一遍,直到確认无误才鬆了一口气。
看著手里修改后的计划书,刘光启心中大为感慨。
相信这套炼钢法一旦研发成功,第三轧钢厂的钢材產量將从几十万吨激增到上千万吨乃至几千万吨,一跃成为国內最顶尖的炼钢生產中心。
本书首发101??????.??????,提供给你无错章节,无乱序章节的阅读体验
如此一来从大方面来说,国內钢材產量紧缺的现象就会得到极大改善,一旦技术大面积推广种家將再也不用担心钢材產量的问题,甚至还有可能外销换取紧缺物资。
从小方面来说,轧钢厂再也不是以前的轧钢厂,极有可能变成国直一级炼钢厂。
而自己,也將水涨船高迎来第一次蜕变。
待思绪散尽,刘光启將两份计划书收进系统空间,省得被外人发现。
现在还不是拿出来的时候,最起码也要等十天半个月时间才能拿出来,不然容易引起怀疑。
在没有基本保障能力的前提下,儘量避免做头脑发热、不理智的事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