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搬运过程中,院里不少邻居看到,纷纷出来围观。
自行车、收音机、、布、零嘴子,这些哪样不稀罕人,过路的人都停下看热闹。
想来,南锣鼓巷这两天的“头条新闻”就落在老刘家。
等刘光启把东西搬回后院时,沈秀英和俩兄弟笑的嘴都快咧到后耳根。
“光启,买这么多东西吶?”
“妈,趁著今天有空我全都买了回来,省得再去。”
说著,刘光启缓了口气,吩咐俩兄弟:
“光天光福,赶紧去搬两趟。”
俩兄弟听见,一个赶著一个出门,眨眼消失在眼前,可见心里有多么兴奋。
沈秀英笑了笑,放下手头事情,跟著出去。
她刚来到门外,不少邻居就皮笑肉不笑的开始恭维:
“光启妈,你们家真是过上好日子了,一次买这么多东西呢?”
“这大学生就是不一样哈,自行车、收音机眼都不眨的就买回来了。”
“二大妈,光启这孩子还没对象吧,我堂姐家有个姑娘,今年刚好十八,皮子那个细嫩,不行明天我带来让两人见见面,以后咱也结个亲家!”
沈秀英听见这些邻居的恭维,也不管是不是真心,一一笑著回应。
很快,在四个人的努力下,东西全都搬回后院。
“大叔,这是给你的。”
刘光奇拿出五毛钱递给老汉,又摸了几块水果递过去。
路上,两人一直聊著天,刘光启知道老汉家里困难,还有个小孙子,特意多给了两毛钱和几块。
老汉看到是五毛钱,高低不收,拒绝道:
“光启同志,当时谈好的是三毛,我不能多收。”
“大叔,你跟著我跑来跑去还绕了路,多给两毛也是应该的,难不成您嫌少?”
“不是不是,我要是拿了这心里不得劲。”
“哎呀,是我自愿给的,快拿著。”
说著,刘光启眼疾手快,一把把钱和块塞进老汉兜里。
“大叔,这天也不早了,您赶紧回吧,別让家里人担心。”
“小同志,谢谢你了,以后有事你就来王府井西口或者金鱼胡同九院找我,我姓牛。”
感谢一声,老汉齜著漏风的门牙离开。
“妈,咱回吧。”
刘光启喊了一声还在“炫耀”的沈秀英,打算回家。
不等沈秀英答话,阎埠贵眼睛一转,找准机会插话道:
“光启啊,你这买了两辆自行车,还有收音机,可都是大件,不得请院里人吃一顿庆祝庆祝啊?”
“阎叔,买这些我把刘家家底子都掏空了,哪还有钱请你们吃饭啊,不行你先借我五十块钱,等我有了钱一准还你。”
阎埠贵一听,直接闭嘴,装作没听到。
借五毛钱都得心疼的在地上打滚,借五十还不得直接翻白眼啊。
刘光启见阎埠贵不说话,再次吆喝一声沈秀英直接进院,准备调试一下自行车。
新自行车买回来大多需要调整,剎车、链条、车圈等都得调到適合自己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