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气愤的易中海不同,刘海忠听见自己儿子立下大功劳,表现的比自己立功都开心。
再加上不少工人刻意巴结,他整个人都感觉轻飘飘的。
“刘组长,恭喜啊,光启这孩子立功了,你这个当爹的脸上也有光。”
“谁说不是呢,光启来咱们轧钢厂半年都没有就立下这么大功劳,確实是厉害,我还是第一次见厂里为了庆功请所有工人吃肉呢。”
“刘组长,我家闺女今年刚好十八岁,哪天我带著去你们家和光启见见面,如果两人能谈得来咱们以后就是一家人了,要是谈不来结个兄妹也行啊。”
“嘿,郭撇子,你倒是打得一手好算盘,横竖不吃亏,人家光启是大学生,眼见著又要当干部了,你家闺女能看上人家人家还看不上你闺女呢,那什么刘组长……我家也有个闺女……”
几乎每个人都在巴结刘海忠,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刘光启当干部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现在取悦了刘海忠,以后万一有个啥事也能说上话。
刘海忠是个聪明人,看出了这些人的目的,只是笑著搭閒话,闭口不提任何承诺,省得给刘光启招来麻烦。
与此同时,转炉炼钢法研发成功的消息也传到了冶工部。
部里知道后,上下一片欢腾。
炼钢技术的突破,意味著钢铁產业將迎来新飞跃,不管是对工业建设还是对国防提升都有著巨大的帮助。
赵书记和王寿年当即决定,先去找富帅匯报这个好消息,再去轧钢厂庆功。
很快,两人来到富帅办公室。
富帅正在为世界核平的事情发愁,在看到两人进来后勉强提起笑容,问道:
“老赵,寿年,你们怎么来了?”
“领导,大喜事啊,转炉炼钢技术研发成功了。”
“什么?成功了?”
富帅有些意外,急忙起身再度询问。
赵书记连连点头,確认道:
“是成功了,刚才实验室来电,说是连续几次测试都符合数据標准。”
“太好了,实在是太好了,难得传来一个好消息。”
富帅连声叫好,紧皱的眉头终於有所舒展。
这些日子,一个接一个的坏消息传来,弄的他身心疲惫,精神紧张。
转炉炼钢技术的成功,对他而言无异於如饮甘霖,终於能鬆一口气。
“老赵,寿年,国外一直想研发新的炼钢技术却迟迟未能成功,光启同志上手仅用两个月时间就能完成这一伟大创举,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光启同志是个大才,一个人就能顶的上国外无数专家,你们一定要好好培养,多给他机会歷练。”
“还有,关於所有科研同志奖励的事情,你们自己內部开会討论,我只有一个要求,绝不能委屈了光启同志,各方面都要进行照顾,听到没有?”
听到富帅的叮嘱,赵书记和王寿年连连点头应下。
其实,不用他多说,两人早就打定主意要重点培养刘光启,將其打造成冶工部的门面和台柱子。
“领导,如果没什么事情,那我们现在就去轧钢厂了。”
说著,赵书记和王寿年准备动身。
“等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