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是经济学。
k-pop是符乐在逐渐了解过程中了解到的一个名词。
像是这种內容,对於sunny等人来说就是常识,但是对於符乐这个不了解的人就不是。
而sunny在讲述的过程中,虽然知道符乐没有相关常识这件事,但也难免会遗忘一些此类的常识內容。
说回k-pop,它的外在表现是一种音乐形式,但从经济学角度出发,这东西的本质,依旧是市场化实验下的產物。
或者说得更详细一些,k-pop诞生於亚洲金融危机下韩国的全球化运动,是新自由主义社会框架下,集经济增长和人民自信於一体的体现。
“娱乐圈”在半岛占据著举足轻重的地位,就算是上辈子,符乐对这一点也算是深有体会。
毕竟谁家世博会的竞选宣传片,会拍成艺人的展示短片啊。
虽然有点离谱,但是符乐也只能说,这挺半岛的。
说回经济学。
在符乐眼中,无论是爱豆还是什么其他的职业,他的本质是人。
你没办法否认的一点是,从娱乐公司的角度出发,有一层身份还在“人”之上——商品。
娱乐公司推出组合,推出艺人有且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利用艺人去赚钱。
甚至可以说,半岛娱乐圈就是一个另类的工厂,从练习生到出道,这中间所经歷的就像是一条工厂流水线。
至於练习生……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算是厂妹了。
而且不仅仅是因为半岛的娱乐圈是“工厂”,更因为练习生,真的正在逐渐成为一个类似於“厂妹”的选择。
上升途径被基本堵死后的选择。
最直观的表现就是练习生数量越来越多,想要成为练习生的人也在越来越多。
嘶——
练习生多不多和符乐没有太大的关係,这是半岛社会的事情,不过符乐还是难免想到了半岛的生育率。
全球垫底,比不过战时的二毛的生育率水平。
总感觉自己看到了半岛娱乐圈,甚至於半岛的未来。
半岛的未来也不是由这一件事就能决定的,不过半岛娱乐圈的未来,符乐倒是觉得,自己的感觉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
半岛娱乐圈会不可避免地走向同质化。
……
走出网吧,符乐总算是呼出了一口气。
信息有点多,符乐觉得自己还需要消化一些时间。
至於符乐鬆气的原因。
果然关於半岛的很多东西都不能深究。
比如说k-pop,由光鲜亮丽的偶像铸成的巴別塔,深究之后你就能看到半岛社会的乌云依旧笼罩在娱乐圈上空。
要不还是想个法子把半岛沉了吧。
话说回来,海云台好像也是在釜山来著。
而符乐知道这个名字,是因为符乐看过一点剪辑版本的《海云台》,有关海啸的灾难片。
只能说和自己此时的心境有些不谋而合。
最后,符乐还是叫了一辆计程车,前往了海云台。
至於结果……
怎么说呢,只是一个很普通的海滩,躺著块刻著“海云台”三个字的石头。
不过看海的时候,內心中嘈杂的声音,不出意外地都能被平静覆盖。
秉持著景点附近的饭店大概率会很坑的想法,符乐离开了海云台,在司机的建议下,来到了酒店附近的一家做鸡汤麵的店。
客人不算少,符乐等了一会,才等到了自己点的鸡丝凉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