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道玄(堂弟)早逝的猛男,虎牢关之战跟著李世民玩命,差点被竇建德捅死,后来打刘黑闥时冲太猛,战死。
就这满屏的“王炸”配置,放在隋末,加上七世纪最强碳基生物,別人拿什么打?
反观刘邦和朱元璋,一个从沛县混混起家,被六国旧贵族骂成“土包子。”
一个討饭出身,被官僚集团嫌弃是“暴发户。”
身边的功臣要么是合伙打天下的刺头,不封王就翻脸,要么是囂张跋扈的武將,造反都快写在脸上了。
这比起李世民那开掛的宗族背景?
可不只能靠封儿子、侄子当藩王,亲自下场“打补丁”,给江山社稷上个“保险”?
李希顏凝视朱棡良久后,苍老的声音再度响起:“三殿下剖析得鞭辟入里,宗室势弱难以镇抚天下,这点老夫深以为然。”
“可藩王若尾大不掉,重蹈汉初七国之乱、西晋八王纷爭的覆辙,致使天下生灵涂炭,这江山社稷又该如何收场?”
说罢,李希顏紧盯著朱棡,似要看透这位皇子是否已有破局之策。
朱棡闻言,轻轻摇了摇头,神色间透著几分果决:“先生,这天下並无两全其美之策,而治国理政如同走单索,从来都是有得必有失。”
“若想保江山稳固,就不能奢求事事周全。”
“毕竟,谁敢大言不惭地说,能寻到个万无一失的万全之策?”
话罢,朱棡缓缓起身,看向李希顏行了一礼,继续开口:“所以,眼下权衡利弊,封王虽有隱患,但比起宗室孱弱、外臣坐大的风险,或许已是当下能走的险中求胜之路。”
李希顏如遭雷击,身躯剧烈震颤,须臾,竟缓缓起身,朝著朱棡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
“晋王殿下今日这番见解,字字珠璣,如黄钟大吕,振聋发聵。老臣受教了,此番教诲,定当铭记於心!”
这深深一拜,行的竟是师者之礼!
很明显,朱棡为李希顏上了生动的一课,更是不在称呼朱棡为三殿下,而是晋王殿下。
学堂內又是一片寂静,眾皇子们瞪大了眼睛,满脸不可思议地看著这一幕。
谁也没想到,平日里威严博学的李希顏,竟会向朱棡行此大礼,承认自己在这场论辩中甘拜下风。
朱橚缓缓转过头,眼神中满是惊愕与难以置信,直勾勾地盯著朱棣,口中喃喃道:“三哥贏了。”
朱棣微微一怔,隨即目光深沉地看向朱棡,唇角微微抿起。
“治国理政如同走单索,从来都是有得必有失,说的不错,说的好吶。”
就在此时,爽朗的笑声响起。
朱棡微微侧目,只见朱元璋单手推开学堂大门,缓缓踏入其中,眼中更满是对於朱棡的讚嘆。
可此时,朱棡却是有些发呆,因为就在朱元璋刚踏入大本堂之时,朱棡就查看了朱元璋的词条。
这词条,多少有些豪华!
满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