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6章:晋王白手套、沈之康,涉足盐业生意!  洪武第一攻略:天子坐中堂!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苏淮安眸中精芒微闪,沉声道:“殿下若要涉足盐业,需寻一双与您毫无瓜葛的『靴子』代您奔走。”

朱棡却摇头冷笑:“金靴银靴难得,草靴布靴虽多,可无权无势之辈,纵有千般能耐,又如何在盐场分一杯羹?”

古往今来,財权二字从来都是相生相伴。

有权者执刀俎,无权者为鱼肉,此乃亘古未变的铁律。

但若用有权有势的“靴子”,便如在雪地里留下脚印,稍有风吹草动,便可能被顺藤摸瓜扯出端倪。

纵是再周密的谋划,也难逃“百密一疏”的宿命,暴露与否,不过是时间早晚罢了。

苏淮安忽而一笑,长揖道:“殿下,淮安有位友人,名唤沈之康,或可成为殿下足下的这双『靴子』。”

朱棡眉峰微挑,眸中掠过一抹深色:“嗯?”

苏淮安遂將沈之康底细和盘托出:“此人虽无经天纬地之才,却深諳商道,在应天府也是富庶人家。”

言下之意再明显不过——此人才干限於商贾之道,易於掌控。

且家世清白、颇有家资,但也仅仅是小財,朝中还无人作为支柱,为其背书,难以坐大,只能算作小门小户,无法更进一步。

可若是朱棡施以提携之恩,莫说沈之康本人,便是整个沈家,亦將甘为朱棡驱使,化作其藏於暗处的財库。

对此,朱棡並未开口,只是淡淡的看了一眼苏淮安。

苏淮安心领神会,继续侃侃而谈:“殿下,以沈家资財,若想直取朝廷盐引固然痴人说梦,但若以银钱上下打点疏通。”

“淮安愿以项上人头作保,不出半年,沈家必能在盐道占得一席之地。”

此计虽非奇谋,却胜在稳妥细密:

其一,沈之康非平头白丁,本就是应天府富户。

即便涉足盐业,外人亦只道是商贾逐利,纵有查探,亦不过是“小富之家积年累月攒下的家业”,难察背后端倪。

其二,能从元末乱世中保全家財的富庶人家,哪个没有几分藏拙的底蕴?

沈家原有的钱粮根基,恰能將朱棡投入的一万两白银自然融入商海,如盐入水般不著痕跡。

其三,待沈之康以银钱开道,打通盐场、税卡、商铺等关节,便可织就一张隱匿於明暗之间的商网。

届时,流水般的银钱自会顺著这张网流入朱棡囊中,而所有明面上的纠葛,皆由沈家出面抵挡。

一番话说罢,苏淮安又是看向朱棡,这便是以沈家的家世、银钱与他苏淮安的身家性命,共同为朱棡筑起一道密不透风的防火墙。

而且,以苏淮安之才,岂能想不明白?

这一步棋唯一的隱患,在於他与沈之康素有往来,而他如今又是朱棡麾下之人,所以一旦有人顺藤摸瓜,难免將朱棡捲入其中。

但苏淮安却是並不担忧,沈之康本就是个四处钻营的商人,平日里见官就拜、逢人便攀。

不是在巴结达官显贵,就是在结交青年才俊,也就是“押宝攒人脉”,满脑子想的都是往上爬。

这在外人眼里,像这种八面玲瓏的小商贾,交游广泛本就正常,更何况苏淮安与沈之康不过是“点头之交”,谁会当真在意?

再说了,商贾终究是商贾,何况沈家不过是应天府一个没什么根基的小商户,在权贵眼里连提鞋都不配,压根没人会把注意力放在这种人身上。

退一万步讲,就算真的东窗事发,苏淮安也清楚自己不过是颗棋子。

朱棡只需一句话,就能把所有责任推得乾乾净净,而他唯有咬碎牙往肚里咽。

毕竟,苏淮安一介寒门子弟,想在这世道里混出个人样,除了拿身家性命换投名状,又有什么別的路可走?

朱棡轻轻点头,缓缓开口:“孤是亲王,朝廷上下无数双眼睛盯著孤,有些事只能靠你去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