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书名灵感来自“观音招亲”民俗故事,並无任何对菩萨形象不敬的臆想。
观音招亲典故流传已久,以下为该故事来歷查证:
一、妙善公主
《香山宝卷》有记载,妙善公主(观音菩萨)化身,拒绝婚嫁后,捨身救父,最终於香山成道,化身千手观音。
《汝州志》中亦有相关记载,河南汝州大香山为妙善公主出家修行之地,寺內碑文(唐代)称“菩萨三皇姑,俗谓妙善”。
后明代又衍生了许多相关文献:
观音得道宝卷》(明代)
扩展妙善救父情节,加入“剜目断臂为药引”“火烧白雀寺”等戏剧化桥段,强化孝道与修行主题。
《南海观音全传》(明末清初)
小说化演绎妙善成道歷程,融合道教元素(如玉帝、太白金星),成为后世戏曲影视的蓝本。
《三教源流搜神大全》(明代)
收录妙善故事,称其为“观音第三女”,体现佛道儒三教合流。
在近代,妙善公主的故事同样广为流传,且多次被改编成影视作品。
1995年上映的《观世音传奇》,由演员陶慧敏主演,是一部以观音菩萨(观世音)成道歷程为题材的中国古装神话剧。
该剧第二十集,22分20秒,观音菩萨不忍百姓因渡江丧命,化作渔家女招亲,筹钱为协助韦陀帮助百姓造桥,百姓用银两拋中菩萨,即可迎娶菩萨,后被吕洞宾捣乱,让韦陀拋出的银两落在菩萨肩上。
二:鱼篮观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