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片在后世可以延伸成微电影甚至是短剧。
经歷过信息大爆炸的人们,对於任何影视题材或者形式都已经见怪不怪了。
但在1997年,短片这个形式还是带有浓厚的实验性质。
优秀的短片,更是屈指可数,凤毛麟角般的存在。
所以,当方冬升提到“电影短片”四个字的时候。
原本想离开的王晓帅却鬼使神差的留了下来。
“老周,借一下你们的录像机和电视。”
王瞳对著录音棚大门外的办公室喊了一嗓子。
声音嘹亮,洒脱,颇有种京城大妞的豪爽。
李晓冉跟她的性格大体类似,否则这两人也不可能尿到一个壶里,处成姐们。
不过略微不同的是,李晓冉的豪爽之下还隱藏著一颗小作精的心。
惹到她生气,那小作精的脾气隨时都有可能发作。
“好嘞,隨便用,我让人给你们送过去。”
录音棚的老板笑呵呵的回答道。
电视剧和录像机推过来,方冬升把线材接好捣鼓了一阵子后,按下录像机播放的播放键。
很快电视机里就出现了画面。
王晓帅靠在椅背上,眯著眼睛专注的看向电视机。
电影开头,色彩美感不错。
冷色调加暗黄的土地,压抑、荒凉,影片的整体基调定下来了。
构图也可以,开头以大远景展现 44路公交车在荒芜的公路上缓缓行驶。
公交车在画面中显得渺小,突出了环境的空旷、孤寂。
场面调度得心应手,长镜头、运动镜头运用的都恰到好处……
王晓帅在心里不断盘算著,他的电影风格就像他本人一样,平实、质朴。
故事多以现实生活为蓝本,聚焦社会底层人物和边缘群体的生活状態。
所以,他的电影画面具有强烈的写实主义风格。
但这並不代表他不懂电影镜头的表现手法。
事实上,作为北电导演系科班毕业生,他比许多行內人都要专业。
而《车四十四》播放几分钟后,王晓帅惊讶的发现。
眼前这个不过二十出头的年轻导演好像真有点东西。
至少影片目前表现出来的基本素质,要比一大票导演都要扎实。
可是,也没听说北电和中戏最近出了这么一號人物。
难道是因为自己忙著拍电影太久没有回学校,信息脱节了?
李晓冉穿著一袭红衣出场,再到王彦辉饰演的劫匪劫车。
短短几分钟內,事件的衝突快、准、狠的切入,整个短片的剧情进入波动点。
一旁的王瞳则是把目光投向李晓冉的身上。
姐们李晓冉的演技,她是知道的。
出演首部影视剧《保鏢之翡翠娃娃》时,李晓冉的演技不能说好。
只能说……
嗯,幼稚。
后来听说她去了中戏表演班进修,但短短半年的时间就能把演戏提升到这个地步?
以前的李晓冉演戏只能用照猫画虎来形容,但是现在从出场的几个镜头来看。
她已经和角色共鸣,甚至是到了更深层次的表现。
而这种状態,王瞳在跟著王晓帅拍完《扁担姑娘》后才隱约间摸到的门槛。
中戏进修班的效果这么好,自己是不是得考虑从北电进修班转学到中戏?
注意到好姐们的目光,李晓冉有些得意。
姐们的演技提高不少吧?就说咱是有天赋的那一掛,哼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