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根本不用叶瑜然吩咐,朱大、朱二、朱三、朱四、朱五几个在午觉之后,便爬了起来,兴致冲冲地想要继续上山挖红薯。
今天上午的收穫,让他们特別有成就感。
朱老头不放心家里的地,就没去。
“你们几个男的去吧,老大家的、老二家的、老四家的、老五家的留在家里,这么一大堆还要收拾,呆会儿怕是忙不过来。”叶瑜然直接拍了板。
李氏因为揣著大肚子,就让她坐在小凳子上把挖破的红薯挑出来,柳氏、刘氏负责打水,將破红薯洗乾净,林氏负责朱八妹负责將洗乾净的红薯切片,放在不同的篮子里。
至于大宝、二宝,则被叶瑜然打发出去,带著朱七到小河沟边掏螺螄去了。
叶瑜然记不清楚自己在什么地方看到过,好像说螺螄这种东西能够当饲料餵鸡、餵猪来著。
她不知道这东西管不管用,但螺螄再小也是肉,小手指那么大一点,用石头跺烂了,把里面的肉挑出来,也可以当菜虫餵鸡了。
这个时代哪家都会养几只鸡,基本上都不会自家喂,全部都放出去在外面吃。
似乎哪个人都觉得——养鸡还需要喂,不是放它自己找食吗?
放养的鸡是怎么捕食的,叶瑜然不知道,反正她只知道朱家十来只鸡,能够下蛋的就两三只,还不是天天下。
母鸡不下蛋,不是要孵蛋,就是营养不够,生不出来。朱家的鸡不到孵蛋的时候,那就是营养不够。
叶瑜然没有那么多的经验,也只能摸索著过河了。
猪的主意,她还不敢打,毕竟现在还填不饱肚子,像现代那样用饲料或者粮食餵猪,以朱家目前的情况来说还做不到。
就算要试验,恐怕也得等到明天,朱家开始收穫红薯去了。
“娘,这个篮子装满了。”李氏很快將完整的红薯,捡满了一个篮子。
“那你捡下一个吧。”叶瑜然將满的这篮子,拎回了自己屋里,找了一个靠墙角的地方放下。
她还学著原主的样子,数了一下个数,做到心中有数。
从屋里出来,洗乾净切成片的,也满了一篮子。
林氏提醒道:“娘,我们这里也满了一篮子了。”
“把平时晒穀子的蓆子拖出来,晒到上面。”叶瑜然说道。
“娘,我不知道晒穀子的蓆子放哪儿。”
林氏话音一落,李氏便站了起来说道:“娘,我知道,我去拿。”
“你老实坐著,老二家的,你去。”叶瑜然说道。
“是,娘。”刘氏低著头,应了一声,去后面的杂物房拿旧蓆子。
这种晒穀子的蓆子都是自己家编的,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有,一般只有秋收的时候才会拿出来,平时基本上都收著。
没有一会儿,刘氏就抱了两捆出来:“娘,铺哪儿?”
叶瑜然看了看院子,指了指后院比较靠边的地方,免得挡著大家的路。
林氏赶紧过去帮忙,帮著刘氏铺好,一起將切成片的红薯片晒了上去。
朱八妹也切得手臂有点发酸,连忙跑过去帮忙晒,顺便再活动一下。
叶瑜然瞅见朱八妹正大光明地偷懒,也没吱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