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出来前。
四人来到了大南山下。
徐平已经提早在半道上等著了。
“师傅。”徐平兴奋的迎上去。
“早,介绍一下,这些都是我跟你说过的好兄弟。”
陈光明上前,相互介绍了两边。
各自熟悉了一下,陈光明又把计划讲了一遍。
徐平自然没意见。
隨后,他也把自己知道的讲了。
最近两天他边卖货边探路,已经把路弄清楚了。
“我们现在就出发。”
陈光明吆喝一声,大家都挑起了箩筐。
这次他们出门也不是空手,每个人的箩筐里面都塞了十来斤甘蔗,里面还有砍刀等开路的傢伙。
等到了水头镇,他们第一件事就要去找厂。
只有跟厂说好了,他们才能把甘蔗挑过去卖。
由徐平带路,他们沿著山边往苏岭村的方向行去。
这一路上依旧是翻山越岭。
如果不是有徐平这个地头蛇,真找不到这条路。
“平时山里人都是抄近道走的那条路。”
“但我们要挑著货,还是沿著山脚走比较稳妥。”
徐平介绍道:“当然,要绕不少路。”
对此,几人都没意见,他们自然也希望能稳妥点。
一路行去,路都很偏僻。
有些地方想要挑著箩筐过,都还要用砍刀开路。
终於走了一个多小时后,他们来到了苏岭村附近。
从这里开始,徐平也不知道路了。
“翻过这座山,我们就进入平阳县內了。”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我们就不进村了。”
陈光明认真的嘱咐。
虽然他手里有集体的代销证明和介绍信,但偷摸著翻山进村,还是可能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几人听闻认真的点点头。
这年头如果被安上一个投机倒把,麻烦就大了。
“接下来我带路,大家都小心些。”
陈光明开口,继续沿著山脚往水头镇方向走。
前世他走这条路已经是七八年后了。
具体的方向还记得一些,但路就要慢慢探索了。
幸好,苏岭村也有跟外面相通的山路。
走出没多久,他们还遇到了苏岭村出来的村民。
对方见到他们这些陌生人,眼神都很警惕。
陈光明等人同样如此。
不过对方就只有一个人,他们这边人数上占优。
“你们在这里等一下,我过去问一下。”陈光明道。
隨后,他走向那个中年人。
他直接用这边流行的闽南话道:“你好,我们是做挑货郎营生的,种了点甘蔗想挑到镇上去卖。”
对方见他说的是闽南话,明显放鬆下来。
“你走这条路就能到重阳村。”中年人指了条路。
陈光明连忙道谢,还拿了两根甘蔗请对方吃。
隨后,他带著人往重阳村方向去。
“光明,你刚刚和他嘰里咕嚕的讲什么呢?”
走远后,陈明勇忍不住询问。
“这是闽南话。”
“这里和闽省挨著,很多人都是那边来的。”
陈光明解释一句。
他们镇上那边讲的都是正宗的甌越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