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光明又检查了纽扣质量后,数出一百个。
两分钱一个纽扣的工钱,他给了大嫂两块钱。
陈母那边则是五十个,一块钱。
这点钱对陈光明不算什么,但陈母和陈大嫂却都乐的合不拢嘴,平常农村妇女在家里可没什么赚钱机会。
现在每天在家里做做纽扣,就能赚钱,每天两块钱,稳定又自由,两人都没什么不满的。
“我这里又收了一些皮边角料包,你们可以慢慢做。”陈光明笑道。
陈母和陈大嫂连连点头。
她们也有点担心如果材料断了怎么办。
现在看到又一大袋子皮边角料包,终於放心下来。
“咦,这些是皮带?”陈母忽的轻咦一声。
“嗯,我进的货。”
陈光明点点头,“也是厂里淘汰下来的。”
“这是淘汰下来的货?看著很好啊!”陈母惊奇道。
“光明,这皮带多少?”大嫂也问。
“一块钱一条,大嫂要不要给大哥买一条?”
陈光明含笑看过去。
陈大嫂訕訕一笑,“他整天下地,也用不上。”
对种地的农民来说,腰间系根麻绳就行了,没有谁会繫著皮带下地干活的。
“我开玩笑的。”
“这根皮带给爹,这根给大哥。”
“平时就不要穿出去了,搭配起来也不好看。”
陈光明各塞了一根皮带给娘和大嫂。
“好好好。”陈大嫂马上兴高采烈的收了。
“这事儿,我们肯定不会出去说。”
陈光明笑著点点头,把麻袋提到自己的房间去。
这一百条皮带能卖一段时间了。
平时去送甘蔗时不可能全带著,还是要放在家里。
晚饭的时候。
陈父和陈光年也回来,看样子两人心情都不错。
“光明回来了啊,路上还顺利吧。”
“嗯,顺利的很,我今天还抽空去进了些货,有两根皮带是给你和大哥的,你们回头看看喜不喜欢。”
陈光明笑道。
“皮带?送我们这玩意儿做什么。”
陈父嗔怪道,满脸笑容的却表明他心情很好。
不管有没有用,儿子送的他都喜欢,这种心里被掛念著的感觉,让他心里受用的很!
“多谢光明了。”陈光年笑道。
“大哥你那里怎么样?”
“嗯,已经学的差不多,可以上手了。”
陈光年说起来,心情更好了。
陈母这时也说起陈光明收纽扣的事情。
陈父边吃肉,边就在一旁听著,心里满足的很。
现在真的是全家都在赚钱,生活越来越有盼头了。
……
第二天。
陈光明就带上这些皮质纽扣和十条皮带。
加上之前进的塑料纽扣、发绳和绣针。
全都放在了一个小布包里。
又一次挑著甘蔗去卖。
村里人都已经习惯了,也接受了这几个后生变勤劳了,还能赚钱的事实,让几人在村里的名声变的不错。
毕竟每天挑一百斤甘蔗去卖,这可不是不务正业的二流子能做到的,就算是那些不太勤快的都坚持不了。
这一趟依旧很顺利。
他们在十一点就到了厂。
等回去的时候,陈光明带著几人去之前看好的一个村子的村口,敲起了特意带过来的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