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降镇则是塑革鞋陈光明隔两天后,送货的时候又去拉了批货。
这一次,他去的是大姨父打听好的另外一家製鞋作坊,价格还是跟曾老板那边的一样。
虽然曾老板没办法供应那么多货,但是仙降镇可不是仅仅只有一家塑革鞋作坊,竞爭还是挺激烈的。
进好货后。
这些塑革鞋全都送往了高楼镇山区。
只是靠两个地的货,就能支撑起一个不错的市场。
时间很快来到和沈老板约定的收货时间。
陈光明提前一天就安排了余平开拖拉机,隨后把整整两匹所需的布料和辅料送到了沈家作坊。
看著那些崭新的、纹路清晰的布料和一捆捆整齐的线卷、纽扣堆进仓库,沈立辉兄弟和工人们都觉得底气足了不少,这些材料可比他们找的便宜货好多了。
陈光明做事,確实讲究。
他们把货抬到了仓库,隨后带陈光明去取货。
陈光明跟著进了作坊,脸上带著轻鬆的笑容,目光却锐利地扫过院子角落堆放整齐的纸箱。
“这些就是约定好的货!”沈立辉脸上带著连日加班的疲惫,但更多的是兴奋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陈老板,两千件上衣、一千条裤子,一件不少,全都在这里,你点点。”
陈光明点点头:“辛苦沈老板和各位师傅了。”
他没有客气,直接走到纸箱堆旁,“余平,开箱验货。”
余平麻利地拿出裁纸刀划开封箱带,从里面抽出一件男款上衣。
陈光明接过来,动作嫻熟得像个老裁缝。
他没有看款式色,而是直接翻看內里的缝纫线脚、领口的包边处理、袖口的拼接缝合处。
然后,他拿起隨身携带的软尺,动作飞快地在衣长、肩宽、袖长、胸围几个关键部位仔细量了起来。
院里的气氛瞬间安静下来。
作坊里的工人也好奇地停下手中的活计,探头探脑地看。
他们都觉得,老板这次接的活儿规矩多,要求比自家做衣服还细致得多,他们都作废了不少的衣服。
沈立辉兄弟的心提到了嗓子眼看著陈光明那专业而冷峻的检验方式,兄弟俩手心都开始冒汗,他忽然感觉,陈光明和其他顾客很不同。
果然,陈光明的眉头越皱越紧。
他把手上的衣服翻到內里缝合线一处,指著几处不均匀的针脚和偶尔出现的跳线断线:“这里,线头不齐,多处针脚密度不够,存在明显断线后强行续缝的痕跡。”
“这种强度不够,穿洗几次线头鬆动或者崩开是必然的。”他又指著另一个开箱后余平递过来的裤子后腰缝线处,“这里缝歪了,还用了不同色的线,虽然在里面,但影响强度和观感,最重要的是尺寸!”
陈光明举起软尺,指著刚刚测量的胸围数据,“標码是42,胸围宽了快三厘米,这根本不是按样版做的!”
他脸色有些不好看,忽然发现一件事,这些人是做仿製衣服的,做出的衣服就是靠著低价走量的。
这种情况下,对衣服质量要求能有多高,
这已经不是版型不对的问题,而是他们太隨意了。
最重要的,他们根本没感觉这样有什么不对。
“这这可能是裁剪的时候手抖。”沈立辉没想到陈光明会这么严格,而作坊的那些裁缝也是太隨便了。
“沈老板!”
陈光明的语气有些不客气了。
“这不是一两件的偶然误差,我刚开了两个箱,隨机抽检了十件衣服、五条裤子,尺寸不合规或存在明显缝製问题的,占到快三成,做工粗糙的还要更多。”
“这样的品质,顾客买去穿一次发现问题,就算不是品牌衣服,但我供销点的牌子还要不要了?!”
如果是次品衣服那还差不多。
但是这些衣服是要当做成衣去卖的。
这种情况下,卖这种衣服就有些糊弄人了。
沈立辉兄弟俩脸上的兴奋彻底僵住,刚刚因交货而生的轻鬆荡然无存,只剩下尷尬和狼犯。
作坊的工人们更是缩著脖子,大气不敢出。
“这是我的疏忽。”
“这批货就都当次品货处理了就好。”
“接下去,我肯定会严格把关,不会再出岔子了。”
沈老板警了一眼角落那几匹崭新的、属於陈光明的上好布料,再想想陈光明承诺的阳光价格和稳定订单,心里悔得肠子都青了,生怕陈光明会终止合作。
“行,我可以再给你一次机会。”
“如果下次还出现这种情况,为了品牌著想,你的货我也没办法收了。”陈光明点了点头。
“不过,也不是所有衣服都是废品。”
“你先好好挑一挑,能用的衣服我还是照常收。”
重话说了,对方也记在心上了,陈光明就把语气放缓了些,他要做的还是给对方提个醒。
以后他也不可能每次都像是现在这样一件件的验货,如果以后还出现这种情况,那就真的麻烦了。
现在还是开始,必须狠话说在前头。
用了小半天时间,他把所有货都验了一遍,其中有三成的废品,七成还能用,只是质量確实很一般。
他打算把这些衣服交给徐平和赵上峰去卖,山上的人对质量要求低一些,对价格更敏感,可以低价出售。
“好了,这是这次的代工费。”
“其中三成按改后次品衣服给你算的价。”
“剩下这些衣服按正常价的八折付的钱。”
陈光明把钱递过去。
这些都是之前说好的,沈立辉也没有意见。
陈光明能够再给一次机会,他心里就已经满意了。
“接下去,我肯定盯紧。”他保证道。
这钱赚的,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轻鬆和容易。
见过阳光后,他也不想再回去黑暗里。
陈光明听闻点点头,知道之前的话起了作用。
如果对方下次还这样的话,为了品牌著想,他肯定不会再和对方合作了,哪怕不要这部分產能也罢。
这边手好货后,陈光明又开著拖拉机赶往下一家。
这些黑作坊確实都有不少缺点,陈光明也都给了机会,让他们严抓质量,爭取能达到合格的水平。
幸好,这些都还没有上牌子,只是普通衣服。
只有他们把这些批发款成衣做好了,陈光明才会让他们製作价格更高的品牌衣服。
这也是他这么容易把板子给出去的原因,那些最新款的衣服肯定还是要自家作坊做才保险。
几天下来。
陈光明收了两拖拉机货。
这些货除了一部分已经让徐平和赵上峰拉走,剩下的分了两车,分別送到了两个镇的供销点。
然后被一个个镇上的商贩挑走,再分销出去。
供销点就像是一台机器中枢般运转著,初步构建起来一条供销网络,不断向著四周延伸开来。
陈光明要做的,就是建立更多的供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