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会上的小吃摊贩奇多。
徐辞才走两步,便见到了个卖葫芦的。
他低头看向小小明姑娘:“吃吗?”
明姑娘盯著葫芦架,没有说话。
於是徐辞便直接买了两串葫芦。
“给。”
他递给明姑娘一串。
出乎徐辞意料的是,她竟是想都没想,就接了过来。
但却只拿在手里,没有要吃的意思。
“太酸了。”女童嘟囔了一句。
徐辞咬下一个山楂果,心里想著明姑娘变了样子后,似乎性格也变了不少。
“阿月,你这样会很奇怪的。”
“奇怪什么?”
徐辞指了指周围:“你看其他孩子要么笑要么闹,而你这模样,看著有点...过於稳重了。”
女童晃了晃葫芦:“那要怎样?”
徐辞蹲下身子,认真道:“我教你说一句话,立马就能变可爱。”
“可爱?”
“不,是变幼稚,也不对...总之,跟我说。”
“你说。”
徐辞清了清喉咙。
“嘟~嘟嚕~”
明姑娘听完像是受到了什么惊嚇,往后退了两步。
她小脸皱了起来:“徐道士,你没事吧?”
“没事啊,”徐辞一脸期待道,“你试一试,就三个字而已。”
女童脸色挣扎,艰难地开口:
“嘟...嘟...我嘟不出来!”
说完她埋著头就往前走。
徐辞笑了起来。
还真有些变化。
要是换平时,她怕是理都不会理自己。
...
逛了大半天庙会后,徐辞决定去给城隍爷上炷香。
他看向明姑娘:“正好阿月也认识他,说不定城隍爷还会现身跟你敘敘旧。”
“嗯。”
女童点了点头。
一大一小来到城隍庙前,发现这里已经不再如早上那般热闹了。
相较之下,甚至称得上有些冷清。
因为进出城隍庙的百姓实在是不多。
二人走进庙中。
迎面便见到了端坐在神台上的景州城隍神像。
神像约莫两丈高,著一身文官袍服,气度威严。
据说这位城隍与徐辞同姓,生前曾官至刑部尚书,以清正廉明著称。
徐辞仰望片刻,接著便点香敬上。
此时殿中已无他人,寂静得似乎都能听到香烛燃烧的声音。
徐辞看了眼一直没有动作的小小明姑娘,又转头看向另一边的神像,若有所思。
“明姑娘,我在外面等你。”
说完他便回身走出了殿门。
隨即大门驀地关上。
烛光里,一位中年文士陡然出现。
他看著女童,面露复杂之色。
“殿下。”
明姑娘摇了摇头:“那已经是许多年前的事了。”
“不到百年而已。”
中年文士——或者说景州城隍,嘆了口气道:“那日之后,我和其它两位城隍找了您许久,却始终没能找到您的魂魄,还以为...”
“某位高人帮了我。”
“殿下,其实我和南岳山君都认为...”
“徐城隍,”明姑娘打断道,“你的职责是替大燕镇守此地气运。”
景州城隍沉默片刻后道:“我明白了。”
他有些遗憾,但更多的却是鬆了口气。
隨后他又问道:“殿下为何会来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