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辞的舱房在二楼。
房间不大,只有一张床和一张小桌。
“徐道士,你方才可是逞了好大的威风。”
悬在对面墙上的踏春图传出声音。
“我也是没办法。”
徐辞往床上一躺,望著低矮的天板,问道:“明姑娘,你说那姓周的道士明明出身流玉观,可为何我感觉他完全不像个修道之人。”
“什么样的才叫修道之人?”
“嗯~像左仪,或者长明子师徒这种。”
“所以你认为修道之人便是好人?”
“不应该是吗?”
“徐道士,你为何修道?”
“为了...”徐辞仔细想了想,“增长修为,提升境界,最后...霞举飞升。”
“所以这跟你是不是好人有什么关係呢?”
咦?
好像是这么个道理。
或者说,先前是他想当然了。
道,其实不分对错正邪。
明姑娘接著说道:“不懂道,所以修道,不是仙,所以修仙,等以后你便会明白,不管是洞府境还是神通境,说到底都是人,皆有情慾,不然,他们为何执著於成仙?”
徐辞沉默了一会儿,问道:“明姑娘,什么是仙?”
“你觉得呢?”
“长生不死,法力无边者为仙。”
“太笼统了。”
“那就...像上古水神和火神那样的。”
“那你可知他们为何被称为仙。”
“因为掌驭了世间水火。”
“准確的说,是掌握了水火的『道』。”
明姑娘顿了顿,接著说道:“修道九境,最后一境为道玄境——大道之上,玄之又玄,在这一境,你便可以真正的感悟天地间的『道』。”
“所谓成仙,便是悟道继而合道。”
“『道』可以是水火、光阴、日月、梦境、生老病死...理论上世间有多少『道』,就能有多少仙。”
“而所有的『道』合在一起,便是...”
画中的明姑娘没有说下去,而是朝上指了指。
徐辞瞭然。
隨后明姑娘立即传声道:“掐断这个念头,不要继续想下去。”
徐辞不明所以,但还是平心静气,清空了大脑。
为了避免重新想起,他把思绪放到了那个齐飞光身上。
不出意外的话,他应该也是来参加祭水大典的。
修为嘛,跟自己一样,洞府境。
话说回来,这些大道观的弟子,像左仪和林易他们,貌似也都是洞府境。
修道九境,以某种形式隱隱被平均分成了三个阶段。
而不同阶段间的跨越是比较难的。
所以第三境洞府境和第六境真灵境,往往会留住许多人。
没记错的话,云水观的魏浅已经是第四境见山境了。
只能说到底是玄应真人的亲传弟子。
差不多的年纪,就是要比其他人厉害一些。
...
接下来两天,徐辞基本都没出过舱房,一直在修炼剑仙临世诀,爭取早日大成。
由於之前听说的江中大妖的事,昨天他问船主什么时候才能到下一个码头,得到的回答是两天后。
也就是明天。
应该不会这么倒霉。
转眼又是一天过去。
这日上午,徐辞来到船头,准备度过在船上最后的时光。
眼前青山叠嶂,江水如练。
崖壁斜松垂影,不时有乱石落下,溅起水。
他来到有阳光的一侧,身体压著船栏,低头望向水中。
除了船只盪开的一圈圈水浪,看不到任何动静。
这是好事。
“道友,又见面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