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读”直播的成功,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
第二天一早,各大主流媒体的文化版块,都对这场直播进行了报导。
《光明日报》的评论文章標题是:“在娱乐至死的时代,我们需要更多像『晚读』这样的清流。”
文章盛讚了苏晚作为公眾人物,愿意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去推广严肃阅读,引导粉丝进行深度思考的行为。
这篇文章,像一个风向標,瞬间就为“晚读”这个新生的ip,奠定了极高的格调。
李姐的手机,从早上开始就没停过。
各大出版社纷纷打来电话,希望能和苏晚合作,推广自己的书籍。甚至有几家知名的知识付费平台,开出了天价,想邀请苏晚入驻,开设读书专栏。
“我们发了!”李姐在办公室里兴奋地走来走去,“苏晚,你知道吗?你推荐的那本《存在与时间》,一夜之间,全网断货!出版社的电话都快被打爆了,正在紧急加印!”
苏晚正在家里一边吃早饭,一边翻看昨晚直播的评论。
看到这条消息,她也有些意外。
“这么夸张?”
“一点都不夸张!”李姐说,“你现在就是文化圈的『带货女王』!你推荐什么,什么就火!这比那些流量明星直播卖化妆品可高级多了!”
苏晚无奈地摇了摇头。
她不希望自己的分享,变成一种消费主义的狂欢。
“李姐,你帮我跟那些出版社和平台说,合作的事情暂时不考虑。『晚读』是我个人的分享,我不想把它变得太商业化。”
“我明白。”李姐很懂她的想法,“放心吧,我会处理好的。不过,有件事我得跟你说一下。”
“什么事?”
“林瀟瀟那边,好像有新动作了。”李姐的语气沉了下来,“我听说,她们团队也策划了一个读书直播,请了名校的文学系教授当枪手,给她写了稿子。准备下周就上线,明显是要跟你打擂台。”
“是吗?”苏晚的反应很平淡。
“你不担心?”李姐有些著急,“她们这是铁了心要蹭你的热度了!万一她们用专业的稿子,讲得比你还好,那……”
“李姐,”苏晚打断她,“你觉得,读书这件事,是靠稿子就能讲好的吗?”
李姐愣住了。
“读书,读的是字,但真正吸收的,是字背后的思想和情感。那是需要用自己的生活,自己的经歷去碰撞,去消化的。”苏晚慢悠悠地说,“稿子可以写出知识点,但写不出真诚的共鸣。观眾不傻,他们能感觉出来。”
“我明白了。”李姐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行,那我就不管她们了。让她们作去吧,跳得越高,摔得越惨。”
就像苏晚预料的那样。
一周后,林瀟瀟的读书直播“瀟瀟书屋”上线了。
直播间布置得非常精美,灯光柔和,背景是满满一墙的精装书。林瀟瀟穿著一身白色的连衣裙,妆容无懈可击,对著镜头,开始分享她对《百年孤独》的“感悟”。
她讲得很流利,引经据典,甚至还蹦出了几个专业的文学术语。
可弹幕的反应,却很微妙。
【感觉……像是在听网课。】
【瀟瀟好厉害啊,懂好多!但是为什么我有点想睡觉?】
【她在背稿子吧?眼睛一直在瞟提词器。】
【我还是回去看苏晚的直播了。虽然听不太懂,但感觉很真诚。这个太装了。】
整场直播,林瀟瀟都在卖力地表演著一个“文艺女神”,可她越是用力,就越是显得虚假。
直播结束后,虽然团队买的热搜掛在榜上,但点进去,全是网友的吐槽和嘲讽。
“东施效顰”这个词,被刷上了热搜广场。
林瀟瀟团队这次,算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苏晚从头到尾,没有对此事发表任何看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