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2章 上代憋宝人的褡褳,冰糖峪的核桃林  民俗故事:从山村憋宝人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第102章 上代憋宝人的褡褳,冰峪的核桃林

“行,老哥你够实在,既然你信得过我,我也不能不讲究,这事儿我答应你。”

徐军思索了片刻,马上给出了回应。

马学武指定不是编瞎话,不管是参池子还是恋宝人,都不是不了解內情的人能想出来的藉口。

当然,马学武指定也没把所有的事儿都交代清楚,绝对有后手,这一点徐军也很確定但是不管怎么著,这事儿跟上一代宝人有关,又有参池子这种大得邪乎的机缘,徐军肯定是不会错过的。

得到了徐军的答覆之后,马学武顿时眉开眼笑,主动提出去和村支书沟通,让支书也给徐军开一封介绍信。

这样俩人进山也有个由头。

另外徐军只要带著挑头杆子就行,其他的日常嚼穀和进山抬参的铺盖工具之类的,都是马学武负责。

徐军也没閒著。

这么大的事儿,自然要先和李有才打个招呼。

跟孙卫东陈夏青几个知青也要交代一下。

孙卫东听到徐军的事儿那是一脸的羡慕。

毕竟大部分时候,孙卫东都是跟在徐军的左右的。

“军哥,你身边没有我能行吗?別再让人给拐了。”

徐军哈哈一笑,拍了拍孙卫东的肩膀,“我这是出公差,你看好家就行,晒甲营更需要你。”

孙卫东一听,胸口挺得老高。

等到响午的时候,徐军已经把要带的东西都收拾好了。

除了挑头杆子之外,其他的天灵地宝徐军也没少带著。

金磨盘、鱼龙墨斗、守宫皮褂子、人魄、黄皮子骨粉、青蚨鬼针草、望月砂、猪辰砂之类的都塞到了军绿挎兜里边。

只有驳壳枪因为没有子弹,只能先藏在房樑上。

临出门的时候,徐军想了想还是打了个呼哨,把嘎子带上了。

嘎子这几天一直窝在房樑上,也没怎么出去狩猎,

自从上次吞了黄皮子的元丹之后,嘎子一直昏昏沉沉,一副睡不醒的样子。

徐军感觉还是带在身上的好。

大山老林子里是嘎子的主场,真要是有啥事儿嘎子还是很顶用的。

都收拾好了之后,徐军在李有才那里拿了介绍信,让宋四喜套上爬犁,先去了镇上。

到了镇上天已经擦黑。

徐军、马学武和宋四喜三个在镇上招待所凑合了一晚上。

说是招待所,其实就是几间平房,里边有火炕,一共也就能睡七八个人。

好在有热水有食堂,只要有粮票,二米饭咸菜丝管饱。

马学武到了镇上之后,又去供销社採买了不少东西。

一些砍刀绳子洋火之类的,甚至还买了两只手电筒和几节电池。

这可是好玩意,看得出来马学武也是下了血本。

第二天一大早,宋四喜驾著爬犁回了晒甲营。

徐军和马学武搭去林场的班车,直奔冰峪。

从金河镇到林场有班车,一天一趟。

这趟班车破破烂烂,路也是坑坑洼洼,大部分都是土路,有些地方垫了煤灰渣。

一路上徐军感觉自己的胃都要被顛出来了。

快到林场的一个路口,马学武喊了班车司机一声,隨后司机把车停在路边。

徐军和马学武下了车拐进了路口。

冰峪距离林场不算远,也就十几里地。

路口的位置走回冰峪也就是一个钟头的事儿。

徐军和马学武走到冰峪的时候已经过了响午了。

马学武带著徐军先到冰峪大队部,找到村支书。

冰峪的支书也姓马,显然是马学武的亲戚,看了一下徐军的介绍信之后,立刻热情的让徐军先在大队部吃响午饭。

“哎呀,还是你们知青觉悟高。”

“我们冰峪的核桃树林子也不知道咋的了,有一大片都长虫了,枯死好几棵,林场那边的技术员又回城了,下个月才能回来。”

“辛苦你跑一趟,还得让你在山里住几天。”

“你放心,你在冰峪这边天天给你算满工分,另外每天还给你半斤粮票的补助,吃饭啥的你跟著我二哥就行,他吃啥你吃啥。”

马支书显然不知道內情,还以为马学武和徐军真的是来处理村里核桃林的病虫害,显得很热情。

徐军在大队部吃了响午饭,二米饭加土豆片,萝卜丝,红疙瘩炒鸡蛋,居然还挺丰盛。

吃饱喝足之后,徐军和马学武先去了马学武家里,收拾进山的东西。

马学武家里就马学武一个人,没有老婆孩子,显得乱糟糟的。

徐军也没有多问,只是一边收拾东西,一边仔细的观察著。

普普通通的三间正房,还是土坯的。

院子里一间东厢房,另外有个放柴火的棚子。

徐军跟著马学武收拾东西的时候,发现在放杂物工具的厢房里面,居然有一股非常特殊的气息。

天灵地宝的宝气。

徐军看到宝气的瞬间都惊呆了。

仔细看了一眼宝气的源头,发现是放在架子上的一个搭。

裕链这东西是老辈子人装东西的物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