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你这么迅速吗?
就这样,姜东一边仔细翻看现场照片,一边在脑海中构建著犯罪场景。
他的目光时而停留在血跡分布图上,时而对照著法医报告,手指轻轻划过照片上那些触目惊心的血跡,眉头紧锁间,一个又一个疑点在脑海中闪现。
当姜东翻到案卷的最后一页时,他缓缓抬起头,微微眯起酸涩的双眼。
长时间盯著案卷让他的视线有些模糊,他用指节轻轻按压著发胀的眼眶。
刚才一连串高强度的头脑风暴让他感到一阵眩晕,太阳穴隱隱作痛,仿佛有根细针在不停地戳刺。
这种破案的压力和思维消耗,简直比参加司法考试时还要令人疲惫。
突然,办公室的门被猛地推开,方妍拎著三杯咖啡风风火火地走了进来。
“来,到下午提神时间了!“
她笑著把咖啡放在桌上,浓郁的咖啡香气立刻在办公室里瀰漫开来。
“这是我刚在超市外卖上买的打折咖啡,5块钱一杯,划算吧?
1
她边说边把其中一杯推到姜东面前,杯壁上凝结的水珠在桌面上留下一圈水渍。
“5块一杯?还送货上门?
2
小汪惊讶地瞪大眼睛,拿起咖啡仔细端详著包装,仿佛要从上面找出什么猫腻来。
他小心翼翼地撕开杯盖的一角,凑近闻了闻,眉头皱得更紧了:“师妹,这种价格的咖啡能喝吗?”
“该不会是过期的吧?!”
方妍不以为然地撇撇嘴,顺手把散落的髮丝別到耳后。
“放心啦!密封得好好的,而且是我们本地晨曦'咖啡的特色新品。“
她熟练地撕开包装,塑料薄膜发出清脆的声响,“平时要卖20块钱一杯呢,现在是为了打开市场才做促销。“
说著她利落地插上吸管,咕嚕咕嚕喝了一大口,满足地嘆了口气:“嗯~味道真的很醇厚,你们快尝尝。“
她眨眨眼,促狭地补充道:“要是真有问题,我第一个就倒下了,哪还能站著跟你们说话?“
小汪將信將疑地看了看方妍,又警了眼姜东,握著咖啡杯的手指不自觉地收紧了几分。
此刻,姜东则完全无视了面前的咖啡,毫不犹豫地將纸杯推到一边。
他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摊开在桌上的案卷,眉头紧锁,似乎在脑海中激烈地思考著什么。
突然,他转过头对方妍说道:“师姐,能给我张纸吗?”
“我想把最后看案卷时產生的疑问都整理出来。“
“啊?还有疑问?”
方妍闻言立即放下手中的咖啡,惊讶地挑了挑眉,连带著身子都不自觉地向前倾了倾,“是发现什么新线索了吗?“
“嗯!”
姜东点点头,眼神变得愈发深邃,像是望进了某个看不见的深处。
他的声音很轻,却带著不容忽视的坚定:“我大概要写很多条。“
隨著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一条条疑问如泉涌般被详细记录下来。
姜东的思维似乎完全不受束缚,不仅记录了直接的疑点,还为每个疑问都附上了详实的推理依据,甚至大胆地提出了几个令人耳目一新的假设和想像。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转眼间半个小时过去了。
姜东面前的两张a4纸上已经密密麻麻地布满了字跡,像是被某种神秘符號覆盖的羊皮卷。
原本,小汪步过来想和他閒聊几句,放鬆一下紧绷的神经,但看到姜东如此全神贯注的模样,连方妍特意买来的咖啡都原封不动地放在一旁,便识趣地闭上了嘴。
从案件最初的接报警情况,到现场勘察的每个细节,再到尸体检验的种种发现,甚至是走访调查中看似微不足道的证言,姜东对每个环节都提出了犀利的问题。
更令人惊嘆的是,他提出的每个问题都直指案件核心,切中要害,有些甚至详细到让人怀疑他是否亲临过案发现场。
此刻,姜东如同一尊雕塑般坐在位置上,只有右手在不停地挥动著钢笔。
小王和方言分別站在他两侧,不约而同地俯身盯著眼前不断被填满的纸张。
当姜东完全沉浸在思考中时,小王和方言时不时交换一个眼神,都从对方的瞳孔中读到了难以掩饰的震惊。
他们万万没想到,这个刚入职一个月的年轻人竟展现出如此惊人的案件分析能力。
在接触这个案件还不到半天的时间里,姜东就能產生这么多独到见解和疑问。
要知道,光是利用这四个小时把厚厚的案卷从头到尾仔细阅读一遍,对大多数人来说就已经是件相当耗费精力的事情。
至少在小王看来,整个江东市公安局恐怕找不出几个人能做到姜东这种程度。
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许多参与此案调查的老刑警经过反覆摸排、多次推敲后,提出的问题可能都不及姜东这一下午的思考来得深入和全面。
方言不自觉地咬了咬下唇,目光复杂地看著姜东那略显单薄却异常挺拔的背影。
她突然意识到,眼前这个看似文静的年轻人身上,或许隱藏著超乎所有人想像的刑侦天赋。
室內的空气似乎都因为姜东的专注而变得凝重起来,连时间流逝的速度都变得缓慢了。
30分钟后,姜东缓缓放下手中的签字笔,轻轻揉了揉因长时间书写而有些酸胀的手腕。
他深吸一口气,指著桌面上那两张密密麻麻写满字跡的a4纸说道:“师兄师姐,这就是我仔细研读完案卷后整理出来的一些想法和疑问。”
“可能有些地方还不够成熟,但確实发现了不少值得深入探討的问题点。毕竟这是我第一次参与这么重大的案件调查,难免会有考虑不周的地方。“
小王迫不及待地拿起那两张纸,仔细阅读起来。
隨著目光在纸面上移动,他脸上的表情逐渐从好奇变成了惊讶。“姜东,你这写得也太专业了吧!”
他忍不住讚嘆道,“每个问题都切中要害。”
“比如这个:报案人当时究竟是以什么身份进入现场的?”
“是否具备进入现场的合理理由?还有这个:现场勘察时是否对所有可疑痕跡,特別是地面上的每一处血跡都进行了完整提取和记录?”
“更关键的是这个:外围走访调查时,有没有特別留意案发前后出现在现场周边的可疑人员?”
“这些问题的提出角度非常独到,都是之前案情分析会上从未被提及的关键点!“
方妍也快步走过来,站在小王身后一起瀏览姜东的笔记。
看著看著,他不禁拍案叫绝:“天吶。
“姜东,你这逻辑思维能力简直神了!別说给我四个小时,就算给我两天时间,我估计也理不出这么清晰的思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