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秦思齐就已经在院子里打起了井水。初夏的晨风还带著几分凉意,井水泼在脸上,顿时让人精神一振。他擦了把脸,抬头看了看天色,东方刚泛起鱼肚白,几颗残星还掛在天边,像是不甘退场的更夫。
“齐哥儿,把这个带上。“刘氏从屋里出来,手里捧著个竹筒,里面是用决明子和菊泡的茶水。秦思齐接过来,竹筒外壁还带著晨露的湿气,凑近一闻,淡淡的药香混著菊的清冽,让人头脑为之一清。书院的新规,每日要喝这个。刘氏给儿子整一竹筒,夫子说:是清肝明目,对读书人好。
秦思齐將竹筒系在腰间。自从入了夏,书院就颁布了新规:每日晨读后,要跑三公里,课间还要练八段锦。据说这是山长从京城国子监学来的新规矩,科举之路漫长,没有强健的体魄,再好的学问也撑不到金榜题名那天。
转过两条街,李文焕的马车已经等在路口。这位通判公子今日破天荒没坐马车,而是穿著一身利落的短打,正在路边伸胳膊踢腿。“思齐!“李文焕远远地招手,“我爹说了,从今往后我也得走著上学!“
秦思齐忍俊不禁。走近了才发现,李文焕那张养尊处优的白净面庞上已经沁出了细密的汗珠,呼吸也有些急促。才走了不到一里路,这位公子哥就开始喘了。“林兄呢?“秦思齐左右张望。“在这儿呢!“
林静之从后面追上来,也是一身短打扮。与李文焕不同,这位按察使公子虽然也面色发红,但步伐还算稳健。“我爹早让我习武,说是为將来外放做准备。“林静之擦了擦额头的汗,“没想到还真派上用场了。“
三人说说笑笑到了书院。刚进大门,就听见一阵哀嚎。赵明远瘫坐在台阶上,像条离水的鱼一样大口喘气,他那身绸缎衣裳已经被汗水浸透,紧贴在圆滚滚的肚皮上。几个跟班围著他扇风递水,活像伺候祖宗。
“看什么看!“赵明远恶狠狠地瞪了秦思齐一眼,“乡下人就是腿脚利索!“秦思齐懒得理他,正要走开,钟声突然响起。郑夫子手持戒尺站在台阶上,雪白的眉毛下那双眼睛锐利如鹰:“全体列队!准备晨跑!“
学子们不情不愿地排成两队。秦思齐站在前排,余光瞥见张成默默地排在了队尾。
“跑!“隨著夫子一声令下,队伍开始移动。起初还算整齐,可没过半里路就乱成了一锅粥。赵明远那帮富家子弟最先掉队,一个个面色惨白,汗如雨下。有个盐商家的公子甚至直接瘫坐在路边,哭喊著要回家。
“不准停!“夫子的戒尺在空中啪啪作响,“看看你们的样子!手无缚鸡之力,將来如何为官一方?“秦思齐调整著呼吸,儘量保持匀速。他在白湖村时经常跟母亲上山捡柴,这点路程还算適应。但三公里毕竟不是儿戏,跑到后半程,他的小腿也开始发酸,喉咙像著了火一样灼痛。
“思齐!我不行了...“李文焕落在后面,脸色煞白,活像刚从水里捞上来的。林静之也好不到哪去,虽然还在坚持,但每一步都歪歪的。
“调整呼吸!“秦思齐放缓脚步等他们,“鼻子吸气,嘴巴呼气,別用嘴喘气!“终於跑完全程,大部分学子直接瘫倒在地,像一群搁浅的鱼。秦思齐虽然也气喘如牛,却强撑著拉起李文焕和林静之,对著大家说道:“別坐下走!走动一会儿...““为什么...“李文焕哭丧著脸,我要死了...“
“突然停下气血会滯...“秦思齐喘著气解释,“容易晕倒和抽筋“
这时,他注意到张成也在慢慢走动,虽然那个寒门学子已经累得摇摇晃晃,却依然坚持著。两人目光相遇,张成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而后果然,有些同学抽筋,没办法的夫子叫来了大夫,而后帮每个学子按摩了一下才好转,而后离开...过了一刻钟,传来夫子的声音:“肃静!“
郑夫子的戒尺再次响起。学子们哀嚎著爬起来列队。夫子锐利的目光扫过眾人,最后落在赵明远身上:“赵明远!你这一身肥膘,是准备去科考还是去屠宰场?“学堂里爆发出一阵鬨笑。赵明远那张胖脸涨成了猪肝色,却不敢顶撞夫子,只能低头挨训。
“从今日起,每人每日必须完成晨跑。“夫子宣布,“课间加练八段锦。不合格者,罚抄《论语》一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