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下,几个小孩在秦记酒楼二楼上,大快朵颐!毕竟肥水不留外人田,知道是两位公子和齐哥儿,秦茂才没有打搅,也没有说什么,一切按照正常来,稍后在询问齐哥儿原由。秦思齐望著眼前琳琅满目的菜餚,黄陂三合冒著腾腾热气,鱼丸洁白如玉,肉丸红润饱满,肉糕金黄透亮;旁边一盅莲藕排骨汤香气四溢,清蒸武昌鱼上点缀著翠绿的葱,令人食慾大动。
“齐哥儿,尝尝这个鱼丸。“李文焕殷勤地夹起一颗雪白的鱼丸放在秦思齐碗里,“秦记酒楼的鱼丸是用梁子湖的鱅鱼做的,鲜嫩无比。“林静之则盛了一碗莲藕汤推过来:“这汤燉了四个时辰,最是滋补。你最近用功过度,该补补身子。“
秦思齐道了谢,小口品尝起来。鱼丸入口即化,鲜美的滋味在舌尖绽放;莲藕粉糯,带著淡淡的甜味。他已经很久没吃过这么精致的菜餚了,上次还是茂才叔庆祝他考上江汉书院,请客吃的!
“李兄,林兄,这顿饭太破费了。“秦思齐放下筷子,诚恳地说。这家酒楼就是我们村的茂才叔开的,我现在就住在他的小院里,两人开玩笑的说著,齐哥儿你这真是肥水不流外人田!就喜欢你这样的性格,坦坦荡荡的,交流起来就是舒服!
李文焕又道:“区区小钱,何足掛齿!你是不知道,自从你在算学课上挫了赵明远的威风,那廝见了我绕道走,痛快!痛快!“
林静之也笑道:“齐哥儿如今可是书院的风云人物。昨日我父亲还问起你,说按察使司正缺个精通算学的书吏...“
三人边吃边聊,不知不觉已是酒足饭饱。桌上的菜餚还剩大半,黄陂三合各余了几块,莲藕汤剩了小半盅,蒸鱼也只动了一面。秦思齐看了看这些剩菜,突然招手唤来小二,来人是秦永財,看到秦哥儿还有点不相信“麻烦將这些打包。“
但这句话像块石头砸进平静的湖面。李文焕和林静之同时瞪大眼睛,筷子上夹著的肉丸“啪嗒“掉回盘中。小二也愣了一下——来秦记酒楼二楼用膳的非富即贵,打包剩菜这种事,他还是头一回遇到。
“齐哥儿,你这...“李文焕欲言又止。秦思齐神色自若:“粮食来之不易,弃之可惜。带回去晚上还能吃。“
小二很快取来几个精致的食盒和瓷碗,熟练地將剩菜分类装好。结帐时,打包用的器皿又加收了二十文钱。李文焕刚要掏钱,秦茂才说免了,望以后多多照料我侄儿,李文焕林静之相视而笑,我们还要多多向齐哥儿请教学问!
齐哥儿也开口道:茂才叔该收钱,就要收钱,不收钱我往后哪敢带同窗来吃!茂才叔笑了,笑的很开心,而后打折后,把钱收了!
走出秦记酒楼,林静之终於忍不住问道:“齐哥儿,你如今名声在外,何必在乎这些剩菜?让人看见了,影响你名声“
“看见了又如何?“秦思齐提著食盒,语气平静,“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我娘常说,惜衣有衣穿,惜饭有饭吃。“
李文焕和林静之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讶与钦佩。他们见过太多人一朝得势就趾高气扬,也见过不少寒门学子为了攀附权贵而卑躬屈膝。像秦思齐这样既不自卑也不狂妄,始终保持本心的,实属罕见。
李文焕说道:“齐哥儿,我今日才算真正了解你。“林静之也正色道:“不因贫贱而諂媚,不因显达而骄狂,这份心性,才是大器之材。“
秦思齐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而后各自回到了家中,回到家拿出饭菜给母亲吃,母亲问道,”你怎么去酒楼吃饭了,还打包回来!”
“娘,读书人更要知稼穡艰难。“秦思齐將食盒打开,香气顿时瀰漫开来,“这些菜都没动过几筷子,热一热还能吃。“母亲胃口小,但是也比往常吃的多,而后没有吃完的,就让齐哥儿明天带著去学院!
早晨没有与他们二人相遇,便独自去上学!但刚踏进学院,就听到:“前面可是秦思齐学弟?“回头看见一个身著秀才襴衫的青年追了上来,拱手行礼:“在下举人班王修,听闻学弟算学精湛,特来请教几个问题...“
“王兄请讲。“秦思齐放下食盒,认真地说。
王修取出几张算草纸,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题目。秦思齐接过细看,发现是几道复杂的粮餉分配问题,涉及分数运算和比例换算。他略一思索,捡起路边一根树枝,解释起来,很快得出了答案。
“妙哉!“王修拍案叫绝,“这'算法真是简便!秦兄从何处学来?“
秦思齐含糊其辞:“偶然从一本西域算经上看到...“心中却暗道惭愧,这些在现代不过是小学五年级的应用题罢了。告別王修,又被几个秀才拦住了去路。为首的瘦高个拱手道:“在下秀才班张谦,听闻秦学弟精通'大衍求一术',特来討教...“
就这样,从书院大门到蒙学堂,短短百步距离,他们竟走了一刻钟。不断有学子前来请教,秦思齐一一耐心解答,没有丝毫厌烦。
“秦学弟,这道'物不知数'题,除了'大衍术',可还有其他解法?“一个举人模样的青年问道。
秦思齐点点头,用树枝在地上写著解法,详细解释了解题思路。那举人听得如痴如醉,最后竟郑重其事地向他行了个弟子礼:“闻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