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京城的灯火却比往常黯淡了许多。
远处的几家工厂,往日里彻夜轰鸣的厂区,此刻竟陷入一片死寂。
街头巷尾,人们谈论最多的,不再是“陈氏”產品又出了什么新样,而是谁家片区今晚又得拉闸限电。
工业化的车轮滚滚向前,却即將因缺少燃料而放慢脚步。
陈风坐在家中,脑海中系统界面上闪烁的红色警报线。
【警告:京城区电网负荷已达98.7%,部分区域已开始拉闸限电。】
【警告:全国主要煤炭產区库存告急,预计將在三个月后影响重工业生產。】
【分析结论:国家级能源危机正在酝酿,预计半年內將全面爆发。】
看著这些冰冷的数据,陈风心中却感到一丝欣慰与自豪。
从解决温饱的农业,到改善生活的轻工业,他用系统的科技,確实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
而现在,一个更宏大的命题,摆在了他的面前。
报纸上,中央高层召开紧急会议的消息被放在了头版头条,字里行间都透著一股紧迫感。
会议將能源问题列为国家头等大事,號召全国科技力量攻克难关。
陈风知道,他的机会来了。
这一次,他不能再是那个藏在幕后,靠著“土法子”和“老祖宗智慧”打掩护的“民间奇才”。
能源,是工业的血液,是国家的命脉。
要触碰这个领域,就必须站在最高处,以一个“创新者”的姿態,堂堂正正地进入国家战略的核心层面。
仿佛是感应到了他的决心,系统界面上,那个代表著“能源科技”的原子符號图標,光芒大盛。
【新模块內容已解锁:微型能源装置。】
【图纸一:高效晶硅太阳能板(早期概念版)。光电转换效率:25%(同期世界水平约5%)。】
【图纸二:微型核素电池(理论雏形)。能量密度:远超时代认知,可为精密仪器提供长期稳定供电。】
看著这些远超时代的技术。
他构思了整整一夜,最终写下了一份报告。
报告中没有具体的图纸和公式,只有一些模糊的概念,几组惊世骇俗的数据推演,以及对一种“新型能源利用方式”的宏观展望。
他没有署名。
通过之前在农业领域与孙老建立的隱秘联繫渠道,这份薄薄几页纸的报告,被悄无声息地送进了一个普通的文件袋,辗转之后,出现在了某位主管科技发展的国家高层领导的案头。
几天后,一场秘密会议在中枢之地召开。
“荒谬!简直是天方夜谭!”
一位戴著眼镜的老专家拍著桌子,“报告里提到的能量转换效率,完全违背了我们现有的物理学认知!”
“但是,它的逻辑推演却毫无破绽。”
另一位白髮苍苍的物理学家扶了扶眼镜,眼神里满是困惑与兴奋,“如果这些数据是真实的,那將是一场能源革命!不,是文明的跃迁!”
坐在主位上的,正是在“丰碑计划”中力排眾议,全力支持陈风的那位將星老人。
他手指轻轻敲击著桌面,目光如炬。
“我不管它违背了什么。”
老人声音不大,掷地有声,“我只问你们,如果,我是说如果,这份报告是真的,我们该怎么办?”
全场沉默 。
许久,那位白髮物理学家颤声说道:“我们必须找到他!不惜一切代价,找到这位作者!他是个……绝世天才!”
“查。”他只说了一个字。
国家机器一旦全力运转,效率是惊人的。
保卫部门从报告的纸张、墨水,到传递的每一个环节,层层倒查。
儘管陈风已经做得足够隱蔽,但所有的线索,最终都像百川归海,指向了那个看似普通的四合院,指向了那个在农业和轻工业领域创造了无数“奇蹟”的年轻人——陈风。
得到消息时,陈风正在院子里给那口被他悄悄净化过的水井换压水杆。
两个穿著普通中山装,气质却异常沉稳的中年人,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他身后。
没有出示任何证件,其中一人只是平静地开口:“陈风同志,有位首长想见你,请跟我们走一趟。”
没有解释,没有商量。
陈风心中瞭然,他放下工具,擦了擦手,对屋里喊了一声:“妈,我出去一趟。”
然后便跟著两人,上了一辆外表平平无奇的黑色轿车。
车子一路向西,驶入了一片地图上不存在的区域。
层层岗哨,戒备森严。
最终,车子停在一栋朴实无华的建筑前。
推开一扇厚重的隔音门,陈风看到了一个足以让任何史学家都为之疯狂的场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