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师傅归来的那场风波,像一场淬火,让启明工坊这块生铁,彻底炼成了百链钢。
团队的凝聚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峰。
这种高昂的士气,直接反映在了县医院的临床测试上。
一个月后,分组对比验证正式结束。
最终的数据报告,由实习医生刘洋,用他最工整的字跡,誊写了出来。
总计一百零三个有效病例。
传统诊断组,出现六例误诊,三例漏诊。
而採用了“启明一號”辅助的人机结合组,仅出现一例误诊,无一例漏诊。
综合诊断准確率,达到了惊人的百分之九十二!
当林默將最后一例数据录入脑海中的任务面板时,冰冷的系统提示音,如期而至。
【叮!任务“为『守护者』正名”已完成!】
【累计完成62例有效临床验证,综合诊断准確率超过85%。】
【任务奖励发放:初级机械臂控制技术。】
一股庞大的信息流,瞬间涌入林默的大脑。
那不是一台现成的机器,而是一整套关於伺服电机、气动液压、运动控制算法、传感器反馈迴路的底层知识。
它像无数个精密的零件,在他的思维中,迅速组装成了一个完整的、可以被理解和应用的技术体系。
【人类文明存续倒计时:9838天】
倒计时在飞速流逝,但这一次,林默手中又多了一张可以改变未来的底牌。
他没有丝毫耽搁,当天下午就一头扎进了工坊的营养液灌装车间。
之前的灌装线,最拖慢效率的环节,就是拧瓶盖。
七八个女工,坐在一排,用手一个个地拧紧玻璃瓶的金属盖,一天下来,个个手指通红,手腕酸痛,產量还上不去。
林默直接从仓库里拖来一台老旧的空气压缩机,又让王师傅用车床加工了几个简单的气缸和活塞。
他亲自上手,焊接支架,布置气管,连接电磁阀。
他將那套刚刚获得的【初级机械臂控制技术】里的气动控制部分,用最简单粗暴的方式,应用了出来。
两天后,一台简陋的、却极具科幻感的自动拧盖机,出现在了生產线上。
当传送带將一瓶灌装好的营养液送到工位时,一个气动夹爪会从上方降下,稳稳地抓住瓶盖。
“嘶——”
隨著一声轻微的气流声,夹爪带著瓶盖,以一个完美的力度和角度,瞬间旋转拧紧。
“咔噠!”
整个过程,行云流水,用时不到两秒。
女工们看得目瞪口呆。
之前需要七八个人手忙脚乱才能完成的工作,现在只需要一个人在旁边放瓶盖就足够了。
整条生產线的效率,凭空提升了五倍不止!
这台简陋的“机械臂”,成了工坊里所有人心中的又一个神跡。
而更大的惊喜,接踵而至。
地区卫生局的官方通知,由钱副院长亲自送到了河湾村。
那是一份盖著鲜红印章的採购函。
文件上白纸黑字地写著:为支持基层卫生事业现代化建设,特向启明工坊採购“启明一號-守护者初型”改良版,共计十台。
採购单价:捌仟元整。
当钱副院长念出这个数字时,整个院子都安静了。
八千块一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