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坤朝,河阳府,临山县。
百草帮炼药坊,苏合揉著惺忪的睡眼走出学徒通铺,看了眼天色。
寅时,阳气升腾,虎啸山林,正是蒸製阳性草药的最佳时辰。
夏末秋初,露寒渐重,苏合紧了紧身上单薄的学徒麻袍,哆嗦著到柴房铲了一篓木炭,搬到蒸棚里。
先將封好的炉火小心拨开,待到灶內迸发出火星,將细小的干稻填进灶內,等火焰燃起,再將木炭放入,缓缓拉动风箱。
等炉火烧旺,苏合到水缸里舀满水,费力的用扁担挑著,不断的往灶台上的大铁锅內添水。
搬好蒸笼,將药材细细的铺好,盖上屉盖,再加把木炭,拉动风箱。
一个时辰后,苏合额头上冒出了大汗,整个院子都瀰漫著蒸汽之时,其他学徒们才陆续醒来,走出屋子。
小院里顿时热闹起来。
择洗、分拣、晒末、锤碾……这些来自临山县各处的学徒们,开始了一天忙碌而繁重的活计。
苏合终於能休息一下,喘口气,坐在蒸笼前微微眯眼。
看起来像是在打盹,其实是在观望头顶上的异象。
一座古朴的大鼎隨著心神集中显化於上方,高十余丈,鼎身上篆刻著各种繁复的纹路,有鸟鱼虫之形,其中似乎隱藏著天地道韵,只是看上一眼,就一阵头晕目眩。
鼎身上篆刻四个古朴藏拙的大字,虽然看不懂,但苏合却莫名知晓其含义。
万炁灵枢!
一行小字浮沉於大鼎下方。
“遇炁源而生化”
自从半年前这座大鼎出现以来,苏合日夜在琢磨,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只是迄今为止毫无所获。
周围的学徒们见苏合坐著发呆,似乎见惯不怪,没有人因此心生不满。
药材要九蒸九晒,才能达到最佳药性,一笼蒸完了还有下一笼,还要对应时辰,做学徒三年来,苏合做的便是这最苦最累的活,每天第一个起,最后一个睡。
打个盹怎么了?三年没睡过一个好觉,谁要不服气,就去换换!
苏合家境贫寒,当初做学徒要交的银子都没有交足,还是大哥跪在门前求了半天,铺子里的管事才勉强答应收下。
穷苦人家没有出路,百草帮学徒三年,如果能成为正式的药师,除了有个出路之外,还能学到武功。日后在江湖上治病救人,既有名望,还能挣到银子。
作为一个穿越者,苏合对学医没有任何兴趣,之所以能苦熬下来,为的就是那“武道”二字。
大坤朝以武立国,武道高手地位尊崇,更有翻江倒海,崩山裂地的手段,修到高处,几与传说中的神仙一般。
要成为人上人,就必须修习武道。
但要学武,谈何容易。
没有关係门路,没有丰厚的金银束脩,等閒也不得入门。
百草帮掌控著临山县近乎九成的药堂生意,在各乡镇都有药堂铺子,更是垄断了远近周边的药材种植產业。
在临山地界的江湖上,百草帮更是颇有名气,除了治病救人,更有系统传承的武学绝艺。
只要交上一笔银钱,就能获得一个学徒的机会。
但也只是机会而已。
百草帮分內外两堂,外堂三坊。三年学徒,每坊只有三个正式药师的名额,其余人要么继续交钱做学徒留待下一轮,要么就是转做杂役,三年白干,三年后成为药师座下药助,有月钱可拿。
当然,月钱也算丰厚。
正因如此,来当学徒的人络绎不绝。
“哐当!”
苏合正在沉思,一声闷响突然传来,头上异象瞬间消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