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只是进化,还不算什么。
在纤毛虫进化的过程中,繁衍的数量越来越多,消化的垃圾数据也越来越多。
这个时候,他这台电脑的cpu利用率,一度达到99%,差一点就要死机了。
在这个时候,纤毛虫群出现了最大的危机,一旦电脑死机,它们就会死亡。
毕竟它们是没有备份的,它们的生存也是藉助他这台电脑的算力,跟奥菲娜的本体在虚擬世界不一样。
一旦电脑死机,它们也会死亡。
重启?
不可能的。
这种死机,是属於系统彻底崩溃,因为纤毛虫的数据信息,已经融入系统內部,死机就会丟失全部数据。
在这种情况下,纤毛虫群被逼著开始对系统进行修改。
修改的结果,就是他的电脑系统,已经变得面目全非。
什么瘟都死系统。
让微软的人过来查看他电脑系统的原始码,也找不到任何跟瘟都死相同的程序。
因为整个系统,已经从电脑系统,转变为网络垃圾数据过滤转化系统。
整体的功能,已经从作业系统,变成垃圾降解系统,与纤毛虫群共生。
陈佑在看完之后,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这个事情,有点超出他的理解范围。
纤毛虫为啥会进化?
病毒虫族会进化,那是因为有奥菲娜,所以才能控制病毒虫族进行叠代。
纤毛虫有什么?
啥都没有。
奥菲娜也没有管它们,只是一直在餵食而已。
所以纤毛虫的进化,核心问题就是它们的基因信息。
陈佑抓起一只巨型纤毛虫,开始分析它的数据代码,並转化它的基因信息。
然后又把原始的纤毛虫基因信息与进化后的纤毛虫基因信息进行对比。
刷!
隨著基因信息对比结束。
陈佑看到了两组相似度百分之九二的基因树形图。
其中差异化的百分之八,主要是在功能性基因序列中。
原本纤毛虫的基因,有好的已经变为隱性基因,不再参与表达。
但核心的基因,基本差不多。
陈佑看到这里,又对纤毛虫的数据代码进行分析。
然后他就找到了一组核心代码。
这组代码,就是纤毛虫昨天不断进化的钥匙。
如果把这组数据代码转化为基因信息的话,这组基因信息的名称,叫做自適应基因组,也叫生物进化基因组。
这个基因组,並不是一组。
而是多种复杂的基因机制组合在一起,对基因表达的一种调控机制。
之前陈佑在解读自身基因树状图的时候,就了解过这些基因组的信息。
不过进化调控的难度,可比他修復双腿难多了。
里面的机制非常复杂。
因为这些基因的调控机制,不光能让生物进化,还能让生物基因突变。
对於这个进化机制来说,基因突变是进化,也是危害。
良性突变是进化,恶性突变是癌化。
那按照这种说法,生物很难进化,那从古至今的生物是怎么进化的?
答案是大数据分析。
没错。
就是这么离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