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二还没从挣大钱的兴奋中缓过神来,他奋力的划著名船桨迫不及待的想要回去买汽水。
这一次他要自己掏钱!
高林坐在船头翘著二郎腿,忽然鼻翼一动,清冽的荷香漫进鼻腔。
抬眼望去,河道北岸是一处藕田,七八个农人蹲在窄小的采藕船上,泥浆顺著竹篓边沿往下淌。
高林叩了叩船帮:“二子,靠岸。“
木船擦著岸边水草停稳时,高林已经迈上土堤。他扯著嗓子冲藕田喊:“老哥,藕咋卖?“
甩著满手淤泥的汉子直起腰:“五分一斤!要多少?“
最终高林要了十斤的藕,总共才了五毛钱。
至於为何这些农民能够卖藕,那就不得不说起包干到户的事情了。
其实盐瀆部分村子在81年的时候就施行了包干到户,但高林的村子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实施,村民们也是怨言颇多。
捎带提一嘴,不多解释。
高林提著十斤藕回到了船上。范二依旧是一脸好奇,自家二爷又要搞什么新奇的东西。
“二爷买藕干什么?”
“当然是做好吃的。”
“真的?也是那老神仙菜谱上的吗?”
高林笑著点点头,范二则一脸期待。
哪有什么老神仙菜谱,有也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
刚刚闻到荷叶的香味时,高林脑海中蹦出了一道小吃。
桂糯米藕。
江南的特色小吃。此时是莲藕採摘的季节,桂也在期,正適合做。
高林也没忘记赚钱的初衷,先改善家里的伙食。做出来先给父母尝尝,明个带到摊位上售卖,也能多挣点钱。
一想到桂,高林满脑子都是小哑巴別著桂在河边戏水的画面。
......
回程时,范二没让高林划船,按照他的说法就是。
“二爷你付了工钱的!”
到家已经临近十二点,家家户户都在做午饭。两人提著藕下了船,范二揉了揉发酸的手臂,又摸了摸藏在怀里的钞票,顿时感觉没那么累了。
一走入晒场,高林就听见高怀仁在抱怨。
“咸的下不了口。”
仓红英不服气的回懟:“怎么,吃了几十年的菜,儿子给你烧一顿你就开始挑三拣四的了。”
高怀仁不再做声,只是闷头喝著粥。
仓红英正对著大门,她一眼就瞧见了高林和范二,惊喜地起身。
“林子他们家来了。”
高林將藕放下。带著范二去洗了洗手便走进了厨屋。
桌上摆著两道菜,一个是惨不忍睹的汤乾丝,乾丝粗细不一,七零八碎。
一旁的汤碗里是豆腐渣拌青菜叶。
高怀仁望了眼自家儿子,也没去问今天摆摊的成果。只是带著笑说:“你妈非要学你昨天那两道菜。”
仓红英立刻瞪了眼自家的男人:“將就吃吃吧。”说完给高林和范二盛粥。
高林笑著接过碗,尝了一口母亲製作的汤乾丝,咸味刺激味蕾。酱油和食盐加的太多了。
而那文思豆腐调味倒是没出太大问题,就是刀工上的差距太大,豆腐丝变成了豆腐渣。
高林没有落自家母亲的面子,反倒是夸奖了两句。
“妈,我第一次烧的还不如你呢。”
仓红英一听儿子的夸奖顿时露出了笑容,对高怀仁说道。
“听到没,就你嘴叼。”
高怀仁低头喝粥不再反驳。范二肚子里的鸡蛋饼早就消化乾净了又划了三个多小时的船,他只顾闷头喝粥。
吃了一口乾丝之后,他的表情变得极其丰富。换做平日里他只会觉得这乾丝真香,但早上尝过高林的鸡蛋饼后,此刻味同嚼蜡。
他就著粥,將乾丝强行咽下肚。抬起头对仓红英说。
“么命,三奶奶烧饭太好吃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