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二滑动木桨,船尾拖出条细长的水痕。
他瞅著擦眼镜的赵老二,桨叶磕在船帮上发出“篤”的声响。
“我们到哪去换粮票?”
赵老二朝军营村指了指,眼镜片在夕阳下闪了闪:“我给你指路。”
范二划著名木船来到了军营村,跟著赵老二的指引来到了一农户家。
木船靠岸时,晒场上的老汉正拿鞋底碾菸头,瞧见来了人笑打招呼。
“老二嘛,你怎么来了。”
他认得赵老二,却用眼角的余光瞟著船上的范二。
赵老二提著一篮鸡蛋跳上岸:“大爷,我来换点粮票。”
老汉笑出满脸褶子:“要换多少啊。”
赵老二回头看了眼船上的范二,对方挠挠头说:“有多少换多少,不嫌多。”
老汉眯著眼打量他,悄声问赵老二:“这是...”
他担心范二是城里来的票贩子,生怕惹上麻烦。
赵老二瞧出了老汉的担忧,解释道:“隔壁村的,家里人多米不够吃。”
听到赵老二的解释,老汉这才放心。转身走进家里,取出了粮票。
“吶,就这些了,收完稻子才有。”
四十斤粮票摊在他粗糙的手掌里。
按眼下的行情,十斤粮票能换十二个鸡蛋。
赵老二点清鸡蛋刚递过去,忽然说:“大爷,我还得买些鸡蛋。”
此言一出,老汉愣在了原地,但他很快反应过来,隨即鬆开手:“行哦。”
末了范二又掏出钱,把鸡蛋全拎回船上。他捏著那四十斤粮票直皱眉。
“就这么点也不够啊。”
赵老二推了推眼镜:“挨个村子跑吧,农忙了谁家余票都不多,等到收完稻子就多了。”
两人划著名船串了好几个村子,又凑了百来斤粮票。
日头沉到树梢时才晃到供销社。
刚一到供销社,范二立马被几个人围住:“二子,听说小林子上报纸了?在城里卖饼?”
范二连连摇头:“不晓得,我什么都不晓得。”
见从范二嘴里问不出什么,他们便没了兴致,打算改天直接问高林。
买好麵粉和调料后,范二刚想走,就瞧见赵老二从怀里取出一张十斤的粮票说:“给我来十斤米。”
那是赵老二自己带的。
两人回到船上,范二问:“买回家吃的?”
“给林子家的。”赵老二把米袋往船里一放:“他给钱又管饭。谁家大米和钱是大风颳来的。”
范二一愣,他揉了揉鼻子,心里涌起一阵羞愧。
这些日子他一直在二爷家蹭吃蹭住,却从未意识过要回报,而他的父母也巴不得他多待在高林家。
主要是省钱!
他拿的钱最多,却没像赵老二这样自觉送口粮,跟赵老二一比,顿时觉得自己矮了半截。
赵老二看著范二失落的表情,默不作声。
其实买米这事,是他们兄弟几个昨晚商量好的。
他们心里清楚,抓龙虾的活换作村里其他人也能做,一块钱一天的工钱,知道的人怕是都抢著干。
他们在高林那里並非不可替代,所以第一步就是要自觉打好关係。不能拖累对方,还要儘可能提供帮助。
木船在河面上漂著,范二心不在焉地划著名桨,想著回去也要拿些粮票给二爷。
正琢磨著,忽然瞥见老桂树下的人影。
有两人在桂树下紧紧相拥。
一看是自家二爷,范二刚想喊,嘴就被一只手死死捂住。
“二...呜!”
木船猛地晃了晃,赵老二捂住范二的嘴,食指抵在唇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