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头边,高林那句“搞螃蟹”掷地有声。
赵家兄弟脸上却出现了一些迟疑。
“林子。”赵老大搓了搓沾著虾腥气的手:“这螃蟹...怕是不好弄啊。”
他指著范二那破瓦罐里几只张牙舞爪的小东西.
“这东西,不像虾子,一网下去能捞一堆,得一个个摸洞去钓。沟里河汊里是有,可东一只西一只的,一天下来,怕是连半桶都凑不齐。”
赵老三也附和:“是啊二爷,一天一百斤有些难啊。”
他掂量著手里刚剥好的粉白虾肉,觉得这新財路有点悬。
高林点点头。
捕蟹效率低,这是摆在眼前的事实。
小龙虾能迅速起量,靠的是集中捕捞的优势,螃蟹却像散兵游勇。
他蹲下身,捡起瓦罐里一只小螃蟹,青褐的背壳在夕阳下闪著微光。
高林目光扫过赵家四兄弟。
“这样,我们多跑几个地方。沟渠、小河汊、芦苇盪,凡是水边有泥洞的地方都去试试。”
他看向赵老二。
“老二,你活套些,明个抽空跑跑,打听打听,有没有人专门收这个?要是能联繫上建湖那边养蟹的就更好了,看能不能弄点大的,价钱好商量!”
赵老二推了推眼镜,认真地点点头:“行,这事包我身上。”
高林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灰:“我们先试试水,摸索出高效的方法。等虾子没了,螃蟹就是新招牌。”
赵老大看著语气篤定的高林,说道。
“行,趁著天没黑透,我们先去东边那片芦苇盪摸摸底。”
“走!”兄弟几个应声。老三老四尤其雀跃。
今个不用练刀工了!
范二拎起破瓦罐和芦苇杆:“等等我!我知道哪里洞多!”
看他们扛网拎桶往苇盪去,高林笑了笑,扬声叫住最欢腾的老三老四。
“你俩回来!”
两人脚步一顿,脸垮下来。
高林挑眉:“怎么?不想学了?”
“没有!没有!”话没说完,两人头摇的像拨浪鼓,撒丫子跑向厨屋。
看著他们背影,高林笑意更深,牵起一直安静等在旁的云苓的手。
“走,今个多做点好吃的。正好见见我爸妈。”
云苓抿唇一笑,点头:“嗯!”
......
厨屋里,饭菜香气渐浓。
灶膛火舌噼啪,映著高林专注的侧脸。
锅里两条巴掌大的鯽鱼咕嘟著,鱼身煎得金黄,酱香混著鱼鲜直往鼻里钻。
练刀工的老三老四抽著鼻子,感嘆:“真香啊!”眼里满是敬仰。
什么时候他们也能摸灶啊。
赵老大和范二提著木桶小跑回来,桶底十几只螃蟹窸窣乱爬,大小不一。
“林子,就抓到这么些。”
高林扫了一眼:“不错了,今个都在我家吃饭啊。”
赵老大刚要推辞,被高林笑著截住
“你家米还在这,明个收稻够忙的,吃顿好的。待会儿还有事说。”
赵家老大这才点头应下。
隨后高林便指挥起眾人开始帮忙。
烧火的烧火,择菜的择菜,范二提著小篮子买豆腐去了。
日头西沉,田里人也收工了。
厨屋前的小炉子上,蟹粉豆腐羹正温温地煨著。
高林拆了几只螃蟹,剔出那点金黄油亮的蟹黄。
剩余的螃蟹,按人头数上锅清蒸。
嫩豆腐切成小丁,滑入用猪油爆香薑末,放入盛著清水的锅中,再小心倒入那珍贵的蟹黄。
汤汁渐渐变得醇厚,淋入打散的蛋清,瞬间绽放出朵朵雪白的蛋。
最后撒上一点胡椒粉和翠绿的葱。
羹汤色泽鲜黄透亮,蟹粉的鲜仿佛能穿透蒸汽,直抵人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