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省报来了个记者叫孙伟,现在由老杜陪著在车间採访,你派两个机灵的生面孔,暗中留意他的举动,特別是他对哪些区域、哪些设备特別感兴趣,记下来,隨时向我匯报。”
他几乎可以肯定,这个孙伟,绝不仅仅是记者那么简单。
其背后,很可能就站著那条被惊扰的娃娃鱼,或者其他潜伏的敌特势力。
他们假借採访之名,一是打探消息,评估洛一厂及陈建华本人掌握的秘密究竟有多少!
二来,很可能也是在为下一步的破坏行动踩点!
压力如山袭来。
明面上,要抓生產、促效益,兑现对几百號工人的承诺,暗地里,要时刻提防冷箭,与看不见的敌人周旋。
但陈建华的眼神却越发锐利。
他拿起桌上关於新生產线安装进度的报告,目光落在蒸汽锅炉、高温杀菌釜等关键设备上。
这些设备若是安装调试时出点意外,后果不堪设想。
“想从根子上毁了我?没那么容易!”
他冷哼一声,抓起安全帽,大步走向车间。
他的战场,就在这里。无论是机器轰鸣的生產线,还是看似平静的採访,都是不见硝烟的较量。
车间里,新生產线的安装正在技术骨干的带领下紧锣密鼓地进行。
孙记者在杜辉的陪同下,这里看看,那里问问,显得对工业生產充满好奇。
然而,隱藏在镜片后的目光,却一次次扫过厂区的布局、原料仓库的位置、以及那正在安装的、散发著金属冷光的新设备。
陈建华走到安装现场,亲自检查每一个接口,核对每一项参数。
工人们看到厂长如此细致,干劲更足,同时也更加小心翼翼。
“厂长,您放心,咱们严格按照规程操作,绝对出不了差错!”
老师傅拍著胸脯保证。
陈建华点头,拍了拍老师的肩膀:“辛苦了,进度要赶,但安全、质量永远是第一位!这新生產线,是咱们厂打翻身仗的希望!”
他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周围,工人们纷纷点头,眼神充满期待和决心。
远处,孙伟看著被工人簇拥著、神情专注而坚定的陈建华,眼神闪烁了几下,最终在笔记本上草草划了几笔。
傍晚,孙伟婉拒了厂里留饭的邀请,声称要回去整理素材,匆匆离去。
赵大力派去的人回来匯报!
孙伟离开食品厂后,並未直接回招待所或报社驻市办事处,而是在市区绕了几圈,最后在人民广场边的邮局打了个长途电话,通话时间约三分钟,內容不详。
陈建华听完匯报,站在办公室窗前,望著窗外渐沉的夕阳和厂区亮起的灯火。
山雨欲来风满楼。
新生產线投產在即,暗处的敌人绝不会坐视洛一厂真正壮大。
孙伟的出现,绝对不是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