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6章 繁华市景催人眼  晋末芳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阿良提著钱,在码头步道上走著,沿街都是工场店铺,他作为舵手,自然眼睛很好,看到前方一里多的地方,就高高掛著修船的麻布招牌。

周围人来人往,已经將他和身后的座船完全阻隔开来,如今阿良手里拿著的,是数量大到他平生都没有摸到,甚至见过的財货。

这些钱足够让他买艘小船离开,然后回去偷偷接走老母,找地方搞些荒地,养活两人了。

阿良脚步微微有些摇晃,但走了几十步后,他步伐坚定起来,过不多时,他就进了修理工场,带了两名工匠回来看船。

直到三人上了座船,和留在船上的水手一起,找到船板破损处商量起来,人群中的老白才微微点头,往王謐一行人的方向追去。

阿良从始至终也不知道,对他考验的这一关,算是过了。

就像王劭派顾骏来考验王謐一样,王謐对於阿良,也不可能上来就付出无条件的信任,必然要考察其人品,將来才好放心派事。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但有时无条件的信任,並不会一定换来忠诚的回报。

更別说晋朝得国不正,开了个坏头,以至於在这个屡屡发生背叛的时代,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用人尤其需要谨慎。

也正因为王謐一直保持警惕,当初才能察觉一起生活数年的老白,是安插的眼线,不然他很有可能会之前一系列事件中误判形势,从而陷入被动。

老白心內嘆了口气,阿良算是过关了,自己呢?

现在的他,夹在郎君和主人,主母三方,可算是左右为难,最终如何选择才好?

此时的王謐,却是心情极为轻鬆,人都是有私心的,想要让其为自己卖命,就必然付出相应的回报,自己开的价格若是不如人,那便要坦然接受,无须徒增烦恼。

现在他要做的,就是调整心情,坦然面对將要到来的一切,更何况穿越过来之后,他就心心念念,想要看看这个时代天下第一大城建康的气象,如今终於得偿所愿。

他所在码头的街道,虽然地处外城,应是不如內城繁华,但此刻已是人头攒动,摩肩擦踵,沿著码头的修建的宽阔行道上,怕不是有万余人游玩工作,比只有数千人的丁角村,可谓是根本不在一个层次。

建康南北方圆四十里,据称这些年人口已经接近百万人,而这些人的吃穿用度,是极为惊人的。

建康靠水,所需的粮食柴盐,绝大部分是通过水路运到码头,再贩售到码头附近的工场商铺进的,这也是大部分货船行商做生意到此止步的地方。

毕竟要从建康城中做生意,要打通很多关节,直接和码头附近的商人交易,虽然价钱要低一些,但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疏通关係的成本,长此以往,他们便和码头工场商行建立了长期合作关係。

而这些商铺进货的同时,也有向外售卖的柜檯,很多平民百姓,甚至士人也乐於到码头购货,毕竟因为地皮的缘故,码头的货价,是比城內要低一些的。

彼时风气开放,道上行人,不仅有身著短褐布衣,脚穿草鞋的平民百姓,宽袍大袖,高踏木屐的士子,更有襦裙纱衣,髮髻高挽的女郎,她们或乘车,或步行,驻足挑选货品时,毫不羞涩地打量著过往行人。

而路边的商铺,因为这些来往的客人种类繁多,不仅有货场,还有茶楼酒肆,商铺之前,更有无数地摊次第铺开,买卖字画的落魄寒门,甘蔗汤饼小吃的推车,装满渔货的竹篓,在王謐一行前铺开了一道长长的画卷。

相比身边婢女童儿的看到繁华市貌的欢欣雀跃之色,王謐的著眼点,却和其他人有些不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