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1章 家有悍妻难调和  晋末芳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就在王謐一行人逛码头的时候,顾骏早已经策马进了乌衣巷,找到了写著王氏牌匾的大门。

他却没有走进去,而是继续往巷子里面行去,再往前走,又是一道门户,仍旧写著王字,顾骏仍是没有进去。

乌衣巷很长,高大的院墙连绵不断,而整条街上靠东的门户,皆是掛著王字牌匾,外人不知道內情的,根本分不清是怎么回事。

事实上,最早的乌衣巷,只有王谢两家,后来才陆续迁来一些其他家族,但隨著王导去世,王家子弟分家,王氏又重新购置了別家地產,將王氏宅邸连了起来。

虽然后来王氏子弟多有在建康外任官者,但其家眷大部分还留在建康,於是渐渐地,这乌衣巷大半都变成了王氏子弟的家宅。

王导子嗣繁盛,前后生下六子,除了长子王悦是正妻曹淑所生外,其他五子皆是妾生。

王謐的生父王劭因排行第五,而小名五郎,又因为妾生子出身被称为大奴,但目前却是六人之中混的最好的,究其原因,是王劭受桓温赏识,故做了尚书僕射,以为桓氏在朝中的內应。

而当初最受王导器重喜爱的嫡长子王悦,却因病英年早逝,彼时王导还未去世,因此事深受打击,常常嘆息流泪不已。

王悦同样没有子嗣,以其弟王恬子嗣王琨为嗣子,承袭了王导的爵位,其子王暇娶了简文帝之女鄱阳公主,同住在王导旧宅,便是顾骏方才经过最大的那座门户。

而王导四子王协,同样早逝无子,但因为迟迟找不到合適人选过继,盖因其他兄弟大多只有一子,於是便拖到了当下,直到王劭生了四个儿子,过继的事情,才被提上了日程。

当初王劭正妻何氏的想法,是將排行第四,年纪比王謐小好几岁的王恢过继过去,但不知为何,那边王协的遗孀似乎有些別的想法,还打探到了王謐下落,之后又来找过一次王劭。

既然对方提出来了,王劭也不好拒绝,便著顾骏去丁角村,將王謐带了过来,顺便进行了一次考验。

如果王謐表现实在不堪,无法通过考验,顾骏便会一人回来,王劭便有理由拒绝,王謐说不定一辈子都会在丁角村终老。

顾骏终於到了王劭宅邸门户,他下了马,从旁边的小门偷偷溜了进去,一旁的奴僕过来牵马,顾骏道:“主公今日在否?”

奴僕答道:“刚下了朝,后往夫人房中去了。”

顾骏颇觉头痛,盖因这位主母出身庐江大族何氏,颇有王导正室曹氏风范,行事极为强势。

曹氏善妒,彼时正室地位很高,纳娶妾室需要正室同意,但曹氏坚决反对王导纳妾,甚至禁止王导身边有俊美的男僕。

时间长了,王导无法忍受,便从乌衣巷外建造了別墅,娶了很多小妾,光儿子就生了五个,也包括王謐的生父王劭。

但有一次过年时候,曹氏出行登青疏台远眺,看到远处有几个骑羊的小孩极为可爱,便命婢女去问是谁家子弟,彼时看护孩子的僕人不知是曹氏婢女,便据实以告,说是王导所生。

婢女回报,曹氏听后大怒,命令门下阉奴婢女带刀去砍杀王导的孩子,王导得知消息后大惊,连忙命僕人备车,因一时找不到马,便以牛代替,王导亲自驾车赶牛,终於是及时阻止了这场祸事,才没有让自己孩子被曹氏一锅端。

彼时此事成为朝野笑谈,上下都流传著王导的糗事,让其极为尷尬。

到了王劭这一代,因正室去世,他便续娶了何氏,何氏的背景也不简单,其族中最出名的,便是王导去世后,任录尚书事,位同宰相的何冲。

《晋书·何充传》——充即王导妻之姊子,充妻,明穆皇后之妹也,故少与导善,早歷显官。

何充的父亲何叡与王导是连襟,何充又娶潁川庾氏女,何充女何法登嫁王彪之子王康之,何充五弟何准是晋穆帝章皇后何法倪之父,也是王弘之的外祖父,可以说何氏这几十年来,都是王氏深度绑定的。

何充当年支持桓温取代庾氏家族镇守荆州,是譙国桓氏崛起的重要推手,可以说王劭尚书僕射,便是桓温投桃报李的结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