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谁传的消息,且消息传的还挺快。
千龙城的事情,已经被传到各处。
这就导致张清源和张君宝在这一路上,並未发现任何一件欺压百姓的事情发生。
到了泰山剑派把守的月桂城,他们甚至看到泰山剑派弟子亲自扶老太太过马路,搀孕妇去药铺的神奇景象。
而且这些人对他们俩视而不见,好像根本没认出来他们俩是谁。
有一种很僵硬的,我就是假装不认识你们,当著你们面装样子摆造型,可我们演的又很真实的既视感。
二人倒也落得清閒,毕竟人家真的表现得很亲民。
再往北,江湖人士就少了。
因为这里是纯阳道派的势力范围,道观很多,寺庙很少,江湖人士老老实实。
他们敢在別的地方巧立名目,盘查百姓。
但在这里,他们不敢。
来到飞鹤山下,这里的道家气息很浓,当地百姓基本都信道教。
传说吕祖的纯阳道场有两个,一个是并州飞鹤山,也就是纯阳宫所在。
还有就是荆州洞庭湖,那里也有纯阳祖师留下的道统,只不过那边的纯阳观以文道士居多。
也有人说,当年的纯阳祖师在并州留下了武艺,在荆州留下了思想。
由此可以看出,每一个道统的开山祖师都喜欢到处溜达,在全国各地留下自己的足跡,等溜达够了才会选个合適的位置开宗立派。
张清源抬头望天,
心里想著,
所以我带著张君宝四处旅游没毛病吧?
这都是每一位道家祖师该有的流程!
上山的路上香客许多,络绎不绝。
飞鹤山不高,也不是什么名山,只因当年吕祖骑著仙鹤找道场,他说鹤落之地便是他的道场所在。
最后,仙鹤落在这里,由此得名。
飞鹤山不止不高,反而很矮,目测上下落差也就一百多米。上山的路坡度很小,台阶铺垫平稳光滑,站在山下都能看到山上道宫的红墙。
山路两侧种著果树,若是春季,这里百开放,別有一番滋味。
二人刚踏上台阶,迎面便走来两位中年道士。
“两位可是张清源师叔,张君宝师叔?”
两位道士身穿明黄色格子道袍,背上背著宝剑,头戴道冠,英武不凡。
左边之人略高,右边之人略胖,二人一起行礼。
张清源二人还了一礼,“正是。”
左边这位笑道:“弟子乃是掌门座下二弟子,沈谦华,道號妄湘。我身边这位胖子是我师弟他叫方鸣,道號妄忧。
前几日便听闻二位师叔的英雄事跡,师父便猜到师叔们或许是要光临我派,所以便派我二人日日在此恭迎二位师叔法驾。”
“有劳了。”
“两位师叔请隨我来,师弟,快去稟报师父。”
虚胖的妄忧再次行礼后,转身向山上跑去。
別看他显得肉乎乎,但內功却极为深厚。
脚下一踏,飘飘跃起,轻盈的飞过十来级台阶,落下后再踏出下一步。
纯阳道派的轻功果然名不虚传,要么纯阳祖师可以骑鹤呢。
沈谦华领著他们上山,一边走一边介绍著道宫里的各种事宜。
纯阳道派目前掌门一辈的道长有十一个,管事儿的有五个。比掌门高一辈的还有四位师祖,有三位每天在丹房念经打坐,不諳世事。
只有一位师祖还在为纯阳的香火而奋斗,那位师祖大名早就没人叫了,道號尘缘。
至於他们这些二代弟子有一百七十余位,真正的亲传只有十三个,掌门的亲传弟子五人,其余的八人则是几位长老在管。
三代道童目前有五十名,山上的道士一共二百三四十人。
二代弟子並非都是道首或道首师弟们亲传,事实上每位道首以及长老们只收部分弟子为亲传,其余的统一传授道理和武艺。
能否成为亲传弟子,主要看的是眼缘,以及弟子们的天赋。
边聊边走,很快便上了山。
快到山顶时,张清源忽然问出了深藏已久的问题。
“妄……”
“妄湘,师叔若是不好记,可以叫我大名,沈谦华,或者大华也行,师兄弟们都这么叫我。”
“大华,我想问一下,就是你知不知道你师父和你师母早年的爱情故事。”
张君宝此时也凑上前来,抻著脖子倾听。
沈谦华左右瞧了瞧,“不瞒二位师叔,弟子还真知道。”
“细说!”
沈谦华刚要开口,只觉得背后一紧,一道劲力隔空打在他的哑穴之上。
三人同时抬头望去,却见门口的树梢上,陈虚谷正背著手,冷冷地注视著他们仨。
“我说过,这事儿谁问谁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