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的记忆力相当不错,特別是对自己重视的事情和亲手规划的內容,他能立刻清晰地说出赐予大明亲王的各种优待。
说完后,他看向韩成说道:“这数目听上去不小,但亲王也需要养活一大群人,还要维持王府属官及各项开支……”
韩成接口道:“单独看一位亲王確实不多,但陛下切莫忘了,大明不止有一位亲王。”
“您有二十六个儿子呢!”
按照原本的歷史,长子无需封为亲王,那么一口气就要封出二十五位亲王!
听到这话,朱元璋先是惊讶,隨即喜上眉梢。
果然是自己的血脉!
自己怎么会如此出眾!
朱家果然子孙满堂!
自己真是立了大功!
一个人便生了二十六个儿子!
早年因战乱,朱家人口几乎断绝。
只剩下自己与大哥两支血脉。
大哥一支仅剩一子。
如今如何?单凭自己就诞育二十六子,总算为朱家繁衍昌盛做出了贡献!
將来即便去了地府见到父亲,也能昂首挺胸与之交谈了!
標儿这小子,真是让朱家扬眉吐气了!
“標儿啊,你得加把劲儿,多给我们朱家添几个后人,让家族兴旺起来!”
朱元璋转过脸对朱標说道,语气满是深意。
韩成讲过,就算算上可怜的大孙子雄英,標儿也才五个儿子,比起我来,这差距也太大了。
朱標正在盘算著二十五个亲王一年的俸禄要多少钱,朱元璋却突然说起这样的话,直接把他搞蒙了。
父皇想的事情怎么这么独特呢?
这不是正討论宗室带来的麻烦吗?
怎么忽然就扯到让我多生孩子上了?
“好,好,我明白了父皇。”
朱標点头答应。
朱元璋还想继续说几句,催促一下婚事。
但一想到老四惹出的那些乱子,还有允熥他们最后的下场,朱元璋就把快出口的话咽了回去。
原本的好心情顿时消失无踪。
不仅消失了,还想要狠狠揍老四一顿!
“二十五个亲王,不说其他,光是俸禄,一年就要一百二十五万石粮食,六十二万五千贯宝钞,这笔钱可不是小数目。”
韩成看著朱元璋开始给他算这笔帐。
“確实挺多。”朱元璋点点头。
“仔细算来,这数目其实不算多,以大明之广袤,这点財富还是承担得起的。”
朱元璋依然认为这只是小事一桩,並未达到韩成描述的那种可怕境地。
小事?
韩成笑了笑。
“陛下切莫忘记,亲王也会有子嗣。
除了继承王位的那个,其余的仍需封为郡王。
郡王的儿子中,除却继承王位的,还得封为镇国將军……
而那些从父辈手中继承王位的人,同样会繁衍后代。
新生的儿子里,一个继承王位,剩下的则封为郡王。
更何况,大明的亲王並非仅有这二十五位。
通常而言,每个登基为帝的人,都会留有其他兄弟。
皇帝的兄弟会被册封为新晋亲王。
於是新一轮循环便开始了。
按照陛下所设的宗室制度,除非某个亲王断子绝孙或犯下重罪,否则亲王爵位会世代相传。
如此发展下去,暂且不说別的,单看亲王经过数代之后的数量,就已相当可观。
他们的子孙后代更是难以计数。
依照陛下规定,郡王每年禄米六千石,镇国將军则是两千石,更不用提各种杂项供给。
光禄米一项,数额就足以令人瞠目结舌。
而且,如今计算的,还只是陛下当前的標准。”
若依陛下之意行事,仿效永乐帝提升宗室待遇之策,则所涉数目必將更加庞大!
一世、两世、三世尚无大碍,然世代繁衍过多,此数便將骇人至极!
更甚者,自对宗室圈养起始,诸多宗室閒暇时便热衷於生育之事。
其中竟有一人,子嗣竟超百名。
逢节日相聚,兄弟姐妹间往往难以相认。
乃至自身,亦难辨其子。
这般繁衍之力,与西汉中山靖王相较亦不逊色。
孕育之举实为快事,眾人皆乐此不疲,且尤为重要者,诞下子女后,均由大明朝廷供给。
非但无损,还可藉此敛財。
以此法牟取国库者,岂止一二!
朱標本在心算亲王俸禄,其算学尚佳。
然韩成一番陈述后,初时还在飞速演算的朱標,终是放弃努力,甘拜下风。
实在无法继续,此数既大且繁,令人无从著手。
儘管无法確切统计,但他心中明白,这一定是个极为骇人的数字。
韩成话音刚落,偏殿便陷入沉寂。
朱元璋与朱標都未开口。
片刻之后,朱元璋看向韩成问道:“到了明朝末年,我朝宗室究竟有多少人?”
韩成思索良久答道:“亲王和郡王合计约三百余人。
至於能领朝廷俸禄的,因战乱损毁了许多档案,现有记录並不完整。
不过后人估算,在二十万至百万之间。”
“老天爷啊!这么多?!!”
朱元璋震惊得失声喊了出来。
旁边的朱標也被这数目震撼得哑口无言。
虽然他早知数目巨大,却没料到竟如此夸张!
二十万到百万啊!
別说百万,光是二十万就足以令人瞠目结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