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朱元璋在这“区区”一个考题上被虐成了孙子,秒成了渣渣,可此刻,他的心里只有满意和高兴。
威风了一世的洪武大帝或许不允许旁的任何人压过自己,比自己强,但自己的嫡亲孙子例外:“孙子比爷爷强,好,这是好事!说明我大明朝国运昌隆,一代要比一代更强,有万世永存之兆!哈哈哈哈哈哈!”
“之前啊……咱还真是瞎操心!反倒怪错了这孩子。”
“有孙如此,咱还操那心干啥。”
一桩又一桩的喜事,已然渐渐让朱元璋从开年以来的紧绷状態下,渐渐放鬆了许多,也更放心了许多。
此时心情也格外舒畅。
他挑了挑眉,將这张“蕴藏玄妙治国之法”的坐標图纸,以及相关的说明解释,一併小心翼翼地收藏好,而后才將目光落在了一沓情报里剩下的最后两页上:【关於“劣幣驱逐良幣”的答案】。
看到这几个字。
朱元璋目光一亮,注意力立刻就被吸引住了。
之前他自认为已经了解了第一题答案,所以心里反而对这个事情格外好奇和留心。
也是因为这份好奇,朱元璋格外交代了蒋瓛要弄清楚,所以王景辉作为打入內部的臥底,抓到机会就赶紧请教了夏原吉、郁新等四人,所幸这个问题的答案牵扯得並不那么复杂,倒是也让王景辉顺利学习並记录下来,送到了朱元璋这里。
“关於这个问题的提出……”
“咱记得当时是因为傅友文这个户部尚书,想趁著开乾元年在咱大孙那儿卖个乖,討个好,提出要设计製造代表新朝的“开乾通报”,在咱大孙那儿挨了好一顿掛落。”
“同时也顺势延伸出这么个题目……”
朱元璋眯起眼睛想了想此事的前因后果,六部堂首之一的礼部尚书任亨泰算他的人,这些细节朱元璋自然远比旁人清楚。
只是他至今还是没明白,傅友文这老小子提出的建议合情合理、合乎时宜,到底哪儿不行了?
心里带著巨大的好奇。
朱元璋也认真研究了起来。
嘴里呢喃出一个让他觉得有些晦涩难懂的概念:“劣幣驱逐良幣,当一个国家同时流通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法定……法定比价不变的货幣时,实际价值高的货幣或银子(良幣)必然要被熔化、收藏或输出而退出流通领域……”
念完这话。
朱元璋又一次蹙起眉头露出费解的表情,战术后仰:“这又是啥哇?这些字儿咱是都认识,连在一起咋读不明白了?”
“这小狼崽子就不能整点简单点的玩意儿?”
当然,他虽然有些嫌弃这个概念的晦涩,却没有任何迟疑,硬著头皮就这么往下看了下去。
【市面上存在两种货幣……劣幣……良幣……好东西留在手上,不好的东西赶紧出去……】
【……】
王景辉带著任务大儒內部,问得自然清楚。
再加上这个概念乍一听虽然很唬人,可其实里面讲述和说明的道理只要用通俗易懂的话,进行一番简明要厄的说明和解释,便不难懂。
所以送出来的情报,也解释得十分详细明了。
隨著朱元璋往下看下去,他那原本紧蹙的眉头,也隨著心头的疑惑一个个被解除而渐渐平缓舒展开来。
一口气將剩下的內容都看到了底。
朱元璋这才露出一种恍然大悟、深以为然的表情,点了点头道:“有道理!有道理!”
“当年咱铸造“洪武通宝”的时候,大明国朝刚刚建立、穷得要命,用的都是些废钱和旧铜铸造……”
“要是现在发行一种设计精美、材料精致的货幣,换了咱,咱也要留著好的,把坏的用出去!”
“人性如此,到时候朝廷一番好意,不仅落不到大明皇朝的黎民百姓身上,倒是给那些腰缠万贯的无粮商贾、士绅乡绅们平白作了嫁衣!这新幣……铸不得!铸不得!”
这个理论只是因为时代的不同而显得新颖、奇特、刁钻。
可实际上却不难理解,显然朱元璋也很快就想明白了,当下心中一惊,暗暗有些后怕,长舒一口气道:“还好咱大孙聪明,脑瓜子转得快,不然国朝本就不多的银矿、铜矿……只怕是要雪上加霜!好成色的钱幣全得进仓库里吃灰,大明更“穷”!”
他说的这个“穷”,不是指所谓的税收钱粮多少,而是指的整个大明皇朝铜、银等金属的储量。
想到这里。
朱元璋面上忍不住露出一丝愁苦之意。
摇了摇头道,心中忍不住嘆道:“其实这个问题最大的癥结所在,还是我大明皇朝可用的铜矿、银矿太少了,要是能有足够多的铜矿、银矿握在手里……也就不怕新的钱幣被人哄抢收藏了。”
朱元璋好歹是当了那么多年的皇帝。
这点见识还是有的。
况且他当年铸幣的时候,本来就面临了这样的困难。
在完全明白了朱允熥的考虑和用意之后,立刻就一针见血地想到了这其中最根源性的问题。
“大孙啊……那这事儿可就真难办嘍!”
“这个问题的答案不复杂,解决办法也不能说没有,可是从现实的情况考虑的话,这解决办法……有跟没有也没区別。”
“铜矿、银矿就那么多。”
“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那么大的铜银缺口,你就是主意再多,谋算再厉害縝密……也难以凭空把这缺口填上。”
这回朱元璋是完全看明白了,可他……还是愁。
其实,心里愁倒是都不算什么,从白手起家到现在,他遇到愁人的事儿可多得是,他也早就习惯了面临这种顾首不顾尾的难题。
他现在更多的,是心疼:“大孙吶,这就是整个大明皇朝、整个天下之重!整个大明朝的难事儿,都得落到你一个人头上来。厘之不清,数之不尽,补了一个窟窿可能还有一百个窟窿等著你补, 操心都操不完。”
朱元璋太能体会这种无能为力、无奈的感觉了。
皇帝是天下权柄之大,也承天下责任之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