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这是江阳的成绩?
“我老板一定可以的!”
刘浩纯眼里闪着光:“和江阳对戏时,我只要一和他对视,我的情绪就上来了,他有很多种办法调教我,甚至,有时候只听见他的声音,我就能沉浸在角色里。”
真的假的?
这么邪门的吗。
张庆又问:“那江老师,也会生气吗?”
“他很少生气,不过我也看他凶过人。”刘浩纯回忆道。
这才正常。
哪有人不生气的,尤其是像江阳这样,手下管着艺人的。
张庆很理解这种感受。
也想通过和刘浩纯多聊几句,先了解了解江阳是个怎样的人。
毕竟指望江阳帮他飞黄腾达,人家未必会帮他,这些都是靠互相之间的价值利用,但是江阳如果想给他穿小鞋,那就太简单了。
拍的是歌曲的mv,和江阳演过的小别离,还有即将开拍的择天记比起来,是个很小的项目。
也是接到广告的。
一个mv,能接到电子产品里的oppo手机,饮品里的康师傅绿茶,还有服装品牌的美特斯邦威这样的广告,对他来说,是性价比很高的项目。
能让自己的团队练手。
拍好了也能提升业内知名度。
江阳作为监制,不会全程盯着,只要来了,就是片场里话语权最大的。
先试探试探江阳的喜好,摸摸人情世故。
“江老师之前对谁生气过?”张庆问了句。
“是公司签的第一个艺人,杨超跃。”
“为啥啊。”
刘浩纯刚要开口,听见面馆里的群演,在聊北舞艺考的事情。
猛的想起来。
今天是北舞三试出分的日子。
没心思和张庆多聊。
初试和二试,自己的成绩,都是名列前茅的,三试大概率也是如此。
知道艺考基本上是能考进去的,主要是想知道排名怎样。
三试就是最后一场考试。
直接决定总排名。
还有江阳呢?
江阳的北舞成绩咋样?
不用想也知道,江阳肯定没查,完全不关心成绩似的,之前江阳北电艺考的成绩,还是小彤姐帮忙查出来,给周野发过去的,她当时在后台都看着呢。
刘浩纯解锁手机屏幕,点开北舞官网,在查询考试成绩的页面,输入她的准考证号。
“查你北舞三试的成绩吗?”张庆问了句。
“是啊。”
刘浩纯应了声,头也没抬,盯着手机屏幕。
张庆也瞄着刘浩纯的手机屏幕上显示的成绩刷新页面。
之前听说江阳是铜良高三的学生,他就特意打听了一下江阳的情况。
如果没记错的话,江阳也参加了北舞艺考,成功通过到三试。
江阳的北舞艺考成绩是怎样的?
刘浩纯手机屏幕上,显示出她北舞三试的成绩:
北平舞蹈学院2016年本科招生专业考试,三试成绩单。
考生姓名:刘浩纯。
性别:女。
报考专业:舞蹈表演,华夏民族舞。
考试级别:本科三试。
刘浩纯基本功考核,39.5分,满分50分。
每个评分下,都跟着一行评语。
腰腿软开度优异,控制力突出,旋转稳定性强。
刘浩纯技术技巧展示:37分,满分50分。
大跳高度充分,串翻身连贯性佳,点翻身速度可提升。
刘浩纯自选剧目表演:46.5分,满分50分。
情感表达细腻,水袖技巧娴熟,人物塑造完整
刘浩纯即兴表演:44分,满分50分
音乐理解准确,编创能力突出,空间运用可更丰富。
然后是动作模仿和节奏测试的分数,满分都是10分,刘浩纯的分数分别是9.2分和8.8分。
刘浩纯慢慢滑动着手机屏幕。
张庆专注的看着,神情逐渐凝重。
他有朋友是北舞的。
知道北舞三试的分数情况,刘浩纯目前的每一个成绩,距离满分,只扣了几分。
顶尖的水平。
看着刘浩纯把成绩页面,滑到最底下,出现排名信息。
总分:185分。
专业排名:第2名。
同分人数:0人。
历史对比:近三年该专业第二名平均分为181.3分。
再下面是考官的综合评语。
上面写着:
[该考生身体条件出众,专业基础扎实,表演富有感染力。
在技术技巧的完成度和艺术表现力方面均达到很高水准。
具备成为优秀舞蹈演员的潜质。
建议在细节处理上更加精益求精。]
“恭喜啊浩纯,几乎满分的成绩。”张庆夸赞道。
很怕刘浩纯的成绩很差,连夸都不知道说什么话夸,怕搞得气氛尴尬。
他接着说:“北舞专业第二,这成绩,以后都能成为你演员履历上拿得出手的成绩了。”
“谢谢。”
刘浩纯很有礼貌的回应。
看得出来,张庆有夸奖她的意思,更多的是客套。
是想看在江阳的面子上,拉近关系。
明白和张庆,和这个片场的所有工作人员,都只是临时的合作关系,属于职场上的交集。
她不会走太近。
既是保护自己,也怕有人会利用自己,给江阳惹麻烦。
“北舞专业第二?我瞅瞅。”
“浩纯老师,能看看你的成绩吗。”
其他人听见动静看过来。
既有张庆怂恿的,也有他们本来就对这方面敏感。
张庆的这帮草根出身的班底,没有谁家是大富大贵的。
连张庆自己也是底层出来的。
大多文化程度不高,能聊的话题不多,要么聊工作方面的,要么聊家里的,或者聊女人。
接受过义务教育。
对于学习成绩很敏感。
尤其年纪大一些,家里有小孩的。
场记小王,十九岁职高毕业,梦想是考北电但没钱补习,把学历当神圣符号。
灯光师老李,三十八岁农村来北平的,女儿正读初中,最在意别人家孩子的成绩。
化妆师阿玲,二十五岁大专毕业生,曾想考艺术院校被家里反对,对艺考生有执念。
还有群演头子老张,是个四十五岁的下岗工人,儿子高三叛逆厌学,急需榜样案例教育孩子。
经过刘浩纯的允许后,他们纷纷凑了过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