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慢了一步,只怕我的结局,也只能如同红楼既定的悲惨结局一样了。”
想到这里,又感造化弄人。
“我本想切断跟贾府的联繫,但现在为了科举的顺畅,只好加快推进跟贾府的关係,也不知最后,能不能有一个好的结果?”
僕人小安看著正望著天空发呆的主人,喊了一句:“爷,该吃饭了。”
婚事的推进如火如荼。
听说贾府最少要陪嫁四个丫鬟,孙绍祖想到院子里就要多出这么多人,只好寻人买了两个老僕。
说是老僕,其实年纪也有四十多,不过因为过的困苦,头髮有些白。
“秦顺,秦顺家的,以后就由你们照看家里。”
两夫妇连忙应下。
小安带著他们安顿下来。
这座院子虽然只有一进,但是屋子不少,除了正面一排主屋,东西两侧的厢房各有三间屋子。
“四个陪嫁丫鬟,两个陪房僕人,贾迎春就要带来六个人。”
现在他的院里,也有四个,小安和小梅,秦顺和秦顺家的。
“十个人,住六间屋子,绰绰有余了。”
僕人自然是好几个人挤一个屋子的。
他不担心这一点。
“只是这么多人,以后每月的支出,就能要我半条命。”
他从贾璉处打听到,贾府最低的月例,也就是工资,一个月也有500文。
“若是按照500文计,这十个人,每月就要我5000文钱。”
“加上还要管饭,十个人最低也要5000文(每人每天17文,最低)。”
一个月最少1万文,一两约为1500文。
“也就是6.7两银子,一年80两。”
80两,算出这个数字,孙绍祖有些不敢置信。
这一刻,他甚至想退婚。
但想了想,还是忍住了。
“只能期待一切顺利了。”
嫁妆中贾赦承诺会把500两还回来,这笔钱,就够孙绍祖过几年的。
“若是顺利中举、中进士,一切瞬间就不同了。”
成为举人进士,光是掛靠一些田產避税,一年就不少收入了。
这也是孙绍祖的底气所在。
“若是当了官,一年万把银子还不是轻轻鬆鬆?”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银,这就是当官的好处。
而正经的科举出身,最低也能出任地方的知县父母官。
“到时大权在握,不愁找不到钱財。”
他到红楼,可不是受苦来的。
虽然被贾府牵连的厄运,可能就在不远了,但他可不会苦了现在。
时间很快过去,眨眼就到了婚期。
不同於孙家的欢天喜地。
贾府后院,一片愁云惨澹。
“妹妹,你以后要是受了委屈,一定要捎信过来。”
屋內,贾迎春穿著喜装,被一堆女子围在中间。
正说著,门外闯进一人。
“二姐姐,你一定要写信,若他果然那般不堪,我一定让老太太多接你回来。”
一个男子撞了进来。
直入屋內,无人阻拦,此人自然是贾宝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