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如果这是真的就好了,哪怕价格昂贵,
只要能治癒癌症也是值得的,只怕最后又是一场空欢喜。”
这些言论,引起了大家极大的震动,
他们越听越惊讶,越听越难以置信。
从这些证据看来,林毅的“希望”药似乎真的可能有效。
这顛覆了大家之前的观念,给每个人带来了巨大的衝击。
如果这药,真的能治疗癌症,
那將是对全世界的巨大震撼。
“我们可以接受被告曾经患有癌症。”
“也能接受他的癌症已被治癒,但这仅仅说明他的病好了。”
“只有复查报告,还不足以证明他是因为这种药物而康復的,
也许还有其他治疗方法。”
原告方律师提出质疑:“林毅患的是早期癌症,据我了解,
现代医学已经有治癒早期癌症的可能性!”
这话一出,许多人开始动摇。
的確,林毅的癌症被治癒了,
但这並不能直接证明是因为他售卖的药物。
他或许通过其他方法治好了病。
因此也不能直接认定他卖的药就是癌症的特效药。
这一观点,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同。
此时,余夙仙望向被告席上的林毅,
轻轻点头示意,隨即准备放出大招。
紧接著,当她拿出新的证据时,
全场顿时陷入沉默。
就连原告席上的人,也都哑口无言。
“仅凭当事人的说法。”
“確实无法证明这种特效药的效果。”
“毕竟,即使面对癌症,也有奇蹟发生的时候!”
面对原告律师的陈述,余夙仙坦率地回应道:
“林毅治癒林毅的情况,只能说明他很幸运,
但这並不能证明药物本身的有效性。”
她接著展示了所有原告的病歷,解释说:“每一份病歷记录了从初次就诊到最终复诊的过程。
这些记录显示,所有原告的病情都有所改善。”
余夙仙补充道:“在此期间,他们只接受了林毅的治疗,
並未在他处求医。”
然后,她展示了一大堆病歷,
几乎涵盖了所有原告的复诊记录。
原告席上顿时一阵骚动,
大家的脸色都显得有些不安,
显然他们忽略了复诊单的存在。
每次林毅出售药物时,都会收到一份复诊单,以確认药物的效果。
而现在,这些记录成了他自证清白的关键。
“用病歷来说话才是最公正的!”
“药有没有效果,一看病歷便知!”
有人质疑:“难道林毅会偽造病歷吗?
这些复诊单都是假的?”
马上有人反驳:“如果他偽造,患者会否认的,
再说,哪个医院会冒险作假!”
“法庭自然会验证病歷的真实性,不会允许任何虚假。”
观眾们听了,觉得这话说得在理。
单独一个病例的確说明不了问题,
即使这个人完全康復了,
也不能证明是“希望”药的功劳。
但是,几百上千份复诊单就不同了。
单个病例不足为凭,
但成百上千的病例足以证明其有效性。
“在这些病歷中,
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人的病情都非常严重,
他们是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找到了林毅。”
“其中一些人甚至被医生判定只能活几个月,
即使化疗也难熬过一年。”
余夙仙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