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5章陈希烈罢相  大唐:从安史之乱开始藩镇割据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天宝十三载真是动盪的一年。

杨国忠为了排挤掉所有政敌,他放任关中地区的灾情持续扩大,並且还把賑灾不力的罪过推到左相(门下侍中)陈希烈的身上。

关中地区的义仓粮食早已让杨国忠卖得一乾二净,陈希烈根本拿不出足够粮食救济灾民,导致坊间怨声载道。

陈希烈被逼无奈只能主动上表辞职,李隆基旋即將其罢免撤职。

安禄山接到刘骆谷从长安快马加鞭送来的最新消息,他立刻把严庄、高尚、阿史那承庆三人喊到节度使府。

刘骆谷是安禄山安排在长安的亲信,他经常跟达官显贵有所往来,只要有什么大事都会派人前来范阳郡送信。

“诸位,你们是如何看待陈希烈罢相的呢?”

安禄山眼含笑意询问道。

阿史那承庆对此没有发表任何意见,他把这表演舞台交给严庄和高尚。

严庄和高尚见到安禄山还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他们真不知道该说什么。

“节帅莫非还在等著陛下召您入朝拜相?”

严庄率先站出来问道。

安禄山不置可否微笑道:“这有什么不可能的?杨国忠作为外戚独揽朝政,又有哥舒翰和安思顺两大节度使作为外援,陛下肯定需要找人进行制衡。”

“虽然陈希烈贵为大唐朝廷的左相,但是没人把他放在眼里,哪怕坐镇政事堂却也无人謁见,顶多就是在公文上署名而已,要不然当年李林甫岂会举荐他为宰相。”

“如今李林甫已经不復存在,杨国忠顶替他的所有官职,陈希烈性情谦柔无法制衡,我想这才是陛下罢黜他的主要原因。”

严庄觉得安禄山把李隆基想得太高明,他不屑一顾说道:“节帅,您可別忘记啦,当今陛下早已年老昏聵,天下大权尽数掌握在杨国忠的手上,他可不仅仅只是右相,还遥领剑南节度使。”

“最主要的是,杨国忠明目张胆把哥舒翰和安思顺引为外援,这就代表著朔方、河西、陇右、剑南四大藩镇都是站在他的那边,这哪里像是正常皇帝会放任的事情?”

很多人只看到安禄山是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

殊不知杨国忠权势比他还要恐怖,但凡有点异心先发制人,大唐江山一夜之间就能改旗易帜,这是轻而易举能够办到的事情。

杨国忠作为大唐朝廷的右相,长安城乃至京兆府都在他的掌控之下,只需要矫詔便可调集边军入京,而他自己又是剑南节度使。

虽然陈玄礼作为龙武大將军执掌北衙禁军,但是他顶多只能保护皇宫安全而已,根本无法顾及到长安城乃至京兆府。

哥舒翰和安思顺作为王忠嗣的老部將,谁敢保证他们不会存有异心?

当年杨国忠陷害李林甫勾结同罗部眾,哥舒翰为了能替王忠嗣报仇雪恨,他可是亲自跳出来从旁作证,声称李林甫与李献忠约为父子同谋造反。

李献忠即是同罗首领阿布思。

而他在叛唐之时已经是朔方节度副使,麾下更有数万同罗骑兵。

李隆基委任安禄山为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同样也是希望用他制衡西北藩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