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7章杨光翽的投名状  大唐:从安史之乱开始藩镇割据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长安城,杨府。

杨国忠和韦见素在书房中討论如何对付吉温、韦陟、安禄山三人。

“会微兄,你为何不同意先从安禄山下手呢?”

杨国忠略微疑惑询问道。

韦见素郑重其事解释道:“右相,现在安禄山仍然深得陛下宠信,既然你我一时半会还无法扳倒他,那么不妨先剪除他的羽翼,正好吉温和韦陟皆是安禄山的党羽。”

“安禄山作为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他手底下掌握著二十万精兵,这可不是闹著玩的,无论如何也不能逼他狗急跳墙。”

杨国忠觉得韦见素说的有理,他微微点头赞同道:“那就按照你的意思去办,不知你有什么办法对付他们三人?”

韦见素立刻把內心想法说了出来:“吉温、韦陟、安禄山三人结党营私,牵一髮而动全身,只要我们能够突破其中一人,那么就有办法把另外两人一起拖下水。”

“我之所以不赞同优先对付安禄山,无非就是怕他狗急跳墙从太原府举兵南下,届时韦陟以河东太守的名义打开蒲关,引导大军通过蒲板桥直达长安城下。”

杨国忠终於明白韦见素为何那么谨小慎微。

韦见素观察到杨国忠对此总算有著清晰认识,他继续开口说道:“最近我以武部尚书的名义派人去过问太原城的武备,由此暗中拉拢到河东节度副使杨光翽,他愿意弃暗投明归附右相。”

“会微兄,你我不是要优先对付吉温和韦陟吗?怎么把话题转移到杨光翽的身上?莫非他能起到什么作用吗?”

杨国忠略微不解追问道。

韦见素只能继续解释道:“右相,你可莫要小覷这杨光翽,他是河东节度副使兼任天兵军使,天兵军乃是河东军中实力最强的一支军队,驻地就在太原城,镇兵数量高达三万人。”

“只要杨光翽弃暗投明倒向我们,那他肯定就要拿出诚意来当投名状,要不然右相你也不会冒然接受他的归附。”

“既然如此,杨光翽作为河东节度副使,他会拿出什么诚意来当投名状呢?右相你是荣华富贵什么都不缺,唯独缺少吉温、韦陟、安禄山三人的罪证。”

这话一出,杨国忠顿时喜开顏笑说道:“知我者莫过会微兄也!”

虽然韦见素打从心底有点瞧不起杨国忠,但是他深知对方作为外戚绝对是最好打手,只有他才敢付诸行动去收拾安禄山。

杨国忠对付安禄山是为了杜绝边將拜相,而他韦见素只为消除藩镇隱患。

韦见素確实改变歷史走向,他成功绕过安禄山有效掌握住河东军,进而保证河东道牢牢掌握在大唐朝廷的手上,这一得一失决定安史之乱的成败,无意间为大唐朝廷延续一百多年的国柞。

只要河东道掌握在大唐朝廷的手上,哪怕河北诸郡尽数丟失那也问题不大,朝廷大军隨时隨地都能从太原出兵压制河北,而这就是地缘格局所带来的巨大优势。

歷史上大唐朝廷能够屡次压制住河北藩镇,这都要归功河东道掌握在唐军手上,基本可以说谁先得到河东军的支持,谁就拿到逐鹿天下的主动权。

换而言之,哪一方失去河东军的支持,哪一方就会必败无疑。

得河东而兴,失河东而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