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
封常清嘴里发出惨叫声,他手上旗帜瞬间掉落在地。
荔非守瑜猛然意识到这支羽箭绝对不是流矢,箭杆上有个“仁”字,一看就知这是衝著封常清本人而来,显然有人想要一箭射死他。
刚才李归仁张弓搭箭射出破甲箭矢,他本来是想一箭射杀封常清,要不是荔非守瑜及时提醒,估计封常清早就一命呜呼。
荔非守瑜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他收拢残兵掩护封常清退守东京洛阳,姜天骄轻而易举带兵攻克武牢关。
这场武牢关之战以唐军惨败而告终,六万官兵损失过半,前后死伤三万有余。
安禄山正好带著大军来到战场,他没想到武牢关这么快就拿下来,旋即命令崔乾佑乘胜追击。
姜天骄带人留下来打扫战场收拾战利品,他暂时没有追赶上去。
安禄山和崔乾佑衝过武牢关后,他们来到汜水以西的罌子谷,反而遭遇荔非守瑜临时所布置的伏兵。
原来荔非守瑜料定叛军攻克武牢关后必定目中无人,轻敌冒进,他才选择在罌子谷中埋伏一支伏兵。
安禄山军队刚刚进入谷中便遭到官兵的迎头痛击,这个荔非守瑜也不愧为西域名將,他手下將士基本上由封常清在洛阳所招募的新兵蛋子组成。
即使这样,荔非守瑜仍然带著他们射杀几百名叛军,间接为封常清爭取撤退时间。
荔非守瑜占据高处蹲而射之,他一抬手就是箭无虚发,甚至张弓搭箭射到安禄山的铁輦座驾。
安禄山顿时嚇得魂飞魄散,他赶紧退出谷外怒骂道:“我军从范阳起兵以来连战连捷,今日竟然被这支小小伏兵给挡住去路。”
崔乾佑井然有序领兵撤出山谷,他注意到官兵伏击完后居然没有出谷追击。
他们为什么不追击呢?
崔乾佑猛然意识到他们肯定是人少,故而不敢贸然出击,旋即跟著安禄山稟报导:“节帅,可派一支人马绕到谷南,截断谷中官兵归路,届时由我亲自带兵进攻,拿下这小小山谷易如反掌!”
“好!”
安禄山立刻派遣安守忠领军绕到谷南,以此前来截断荔非守瑜的退路。
情况果然跟崔乾佑预料差不多,谷中官兵只有两千人,这点兵力根本挡不住安禄山大军。
谷中官兵很快便让叛军消灭掉,荔非守瑜再也无路可逃,他把箭矢射完以后,抱著必死之心转身跳入波涛滚滚的河流中,为国捐躯投河而死。
虽然荔非守瑜稍微迟滯下安禄山大军,但是仍然无法改变什么,双方將领无非就是见招拆招而已。
换作別人遇到伏兵或许会退避三舍。
然而崔乾佑真可谓是冷静无比,他只通过官兵不敢出谷追击,就能猜到谷中伏兵肯定不多,进而想到派遣另外一支人马截断谷中官兵的归路。
无论是封常清还是荔非守瑜,或许他们都没意识到,眼前这支叛军乃是真正意义的精锐边军,双方將领在战场上任何破绽都是致命的。
荔非守瑜倒也不愧为西域名將,他能在败退中组织军队设下伏兵进行反击。
从这里就能看出边军將领都是从刀山血海中拼杀出来,没点本事在身早就死於非命。
行军打仗可不是科举考试。
科举考试还能藉助主考官作弊,在战场上你可作不了弊,每次行军打仗都是生死考验,留下来的人肯定是综合实力最强的。
安禄山手底下就有好几个武庙级別的名將,这也难怪歷史上安史之乱打了那么久都没消停,双方將领本来就是旗鼓相当,这能分出胜负才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