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60章 夏蕃盟约(7K大章)  大唐:从安史之乱开始藩镇割据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第260章 夏蕃盟约(7k大章)

姜天骄刚刚接过突汗国的大可汗尊號,他就收到陇右节度使张忠志的八百里加急。

吐蕃大將达扎路恭率领五万大军包围姑臧城,他带兵攻取武威郡各个城池,唐军只剩下姑臧这座城池死战不降。

眼看著河西走廊的东大门就要落入吐蕃手上,姜天骄急忙把宰相们召到皇宫討论对策,另外还有崔乾佑和田乾真两位枢密使。

姜天骄坐在皇位上淡淡说道:“这吐蕃人比朕想像中还要能干,残唐势力在河西走廊只怕坚持不了多久,若是我朝再不介入,那么武威郡势必会落入吐蕃手上。”

“吐蕃为了防止我军发起突然袭击,为此还在秦陇之地驻守有十万大军,光是在西平、金城、

安乡、狄道四郡就有七八万人,显然是在保护侧翼安全。”

阿史那承庆对此倒是没有放在心上,他意味深长说道:“陛下,这吐蕃想要拿下河西走廊可没那么容易,我朝不必著急介入。”

“哦?愿闻其详!”

姜天骄对於阿史那承庆这个谋士越来越倚重,在大战略上更多参考他的方略。

阿史那承庆自信满满说道:“陛下,莫非您忘记了吗?回汗国已经覆灭,难道回部眾还会乖乖留在漠北草原吗?”

“回牙帐城建在乌德山,距离河西走廊的居延海並不遥远,必然会有大批回部眾南下迁徙,那这肯定会增强河西唐军。”

“僕固怀恩作为移地健的岳父,而他又是铁勒仆固部人,回部眾肯定会以他马首是瞻,那这河西唐军就相当於是如虎添翼,绝对不是一两年就能拿下。”

姜天骄顿时两眼放光说道:“对啊,朕怎么把回部眾给忘记了,看来是时候找机会好好敲诈勒索吐蕃人,可不能让他们这么轻鬆拿下武威郡。”

“王师討灭回犹如摧枯拉朽,铁勒诸部俯首帖耳,此等雷霆之威,吐蕃岂能不惧?若我军此时发兵河西,那这吐蕃大军便有腹背受敌之虞。”

“吐蕃想要真正防止腹背受敌,那就只能跟我朝定约立碑划界,以求稳住秦陇之地,如此方能安心攻略河西道。”

刘晏深深一揖躬身奏报:“陛下,尚结息亲率使团三百余人,携重礼星夜兼程赶来洛阳朝贡,

信中言语近乎恳求,观其行色甚为恭谨急切。”

姜天骄指尖轻轻敲击著紫檀御案的边缘,发出“篤篤”的轻响,在空旷的大殿中显得格外清晰,他嘴里发出短促而刺耳的冷笑声:“回王庭的烽烟,终究还是烧到秦陇之地,看来这尚结息终是怕了。”

“陛下圣明!”

田乾真深以为然说道:“只要大夏还没跟吐蕃確定河西道的归属问题,那对吐蕃来说我军就是最大威胁,故而尚结息急於跟我朝定约。”

姜天骄嘴角勾起冷峭的弧度,他意味深长冷笑道:“既然吐蕃这么想要河西道,又怕朕的刀锋转向,那朕就给他们安心,也替朕拿回些实实在在的东西。”

紧接著,姜天骄目光转向悬掛於侧的巨大舆图,他精准指向陇右道与河西道的交界处:“陇西、天水、同谷三郡已归,然陇右道精华仍在吐蕃之手。”

“武都郡扼蜀陇咽喉,金城郡控河湟锁钥,安乡郡、狄道郡皆为河陇重镇,和政郡、怀道郡亦是富庶之地,就让吐蕃乖乖把这六郡之地交出来。”

刘晏实在没想到姜天骄胃口如此之大,他略微谨慎说道:“陛下,这六郡皆在吐蕃实控之下,

且多为陇右腹心之地,吐蕃恐不肯轻易割捨。”

“况且我朝尚未在河西取得寸土,以此空悬之河西诸郡,去换取吐蕃已握在手中的陇右六郡—.”

还没等著刘晏完全说完。

姜天骄直接打断说道:“在吐蕃人眼里,河西就是悬在嘴边即將入口的肥肉,僕固怀恩在姑臧城死战不降,闹得再凶也不过是疥癣之疾。”

“河西走廊的残唐势力已是风中残烛,只要大夏王师不踏入河西,吐蕃就有十足把握鯨吞整个河西走廊乃至西域地区。”

“换而言之,吐蕃从来就不是惧怕僕固怀恩,而是惧怕大夏王师。用他们唾手可得的未来之地,换取朕对既定事实的承认,並解除来自东面的致命威胁,对他们而言,这是一笔极其划算的买卖。”

“况且朕承认河西道乃至西域地区归属吐蕃,这承诺的分量足以让吐蕃人高枕无忧,这份安心难道不值六郡之地?更何况朕也没让他们一次性吐乾净。”

刘晏顿时恍然大悟过来,他明白姜天骄的深谋远虑:“陛下意思是要分期交割?

“然也!”

姜天骄声音透著不容置疑的决断:“既然尚结息携重礼,星夜兼程赶来洛阳朝贡,急於定约,

那朕就遂了他的心愿。”

“这件事情还是让崔祐甫去办,让他告诉尚结息,大夏愿与吐蕃再立盟约,厘定西陆,先完完整整把武都、和政、怀道三郡带回来。”

洛阳城,鸿臚客馆。

尚结息端坐於铺著华丽的胡床上,他面色凝重鹰眼深陷,闪烁著高原霸主特有的精明与警惕。

崔祐甫从容不迫坐在尚结息对面,他气定神閒说道:“吐蕃想要跟我大夏商议河西道乃至西域地区的归属问题,对此我家陛下已然知晓。”

“不知皇帝陛下是何指示?”

尚结息郑重其事问道。

崔祐甫端起茶盏轻啜一口,他脸色平静微笑道:“虽然吐蕃尚未完全掌控河西道和西域地区,

但是我家陛下仍然愿意承认这些地方归於吐蕃。”

“条件就是用以换取吐蕃即刻交割陇右道之武都、和政、怀道三郡,待到吐蕃完全攻取河西道后,再行交割剩余之金城、安乡、狄道三郡,此为第二次立碑划界之基。”

这话一出,尚结息声音带著浓重的吐蕃口音,他情不自禁笑道:“以河西换陇右六郡?贵国皇帝陛下真是好大的算计!”

“蕃使此言差矣!”

崔祐甫摇了摇头说道:“河西乃是贵国大军浴血奋战之地,其归属已是定局,我家皇帝陛下胸怀宽广,承认现实免去两国刀兵之爭,此乃莫大善意。”

“至於陇右六郡本属大唐,如今大唐朝廷已亡,其地自当归於新的王朝。我大夏以河西之『虚名”,换取陇右之『实土”,看似占了便宜,实则吐蕃同样不亏。”

“况且交割分期亦是体谅贵国之不易,待到你们彻底稳固河西道后,再交割剩余三郡,岂非两便?说到底这是双贏之局。”

要是没有得到我大夏朝廷的认可,那这土地就不算是你吐蕃的,纵使贵国占领河西道那又如何?我朝也可以通过武力拿回来。”

“这回汗国好岁也是控弦之士三十万人的草原霸主,可怎么一战下来就灭国了呢?我大夏军队可是斩首二十万级,几乎快把大草原上的壮丁屠戮殆尽。”

尚结息顿时沉默不语,他既无法反驳也不敢拒绝。

虽然崔祐甫讲得冠冕堂皇,但是他作为吐蕃重臣,岂能看不穿其中关键。

大夏朝廷承认吐蕃对河西道的统治权,换取吐蕃已经吃到嘴里的陇右诸郡,尤其是武都郡和金城都的战略地位极其重要。

先拿走靠近巴蜀之地的武都、和政、怀道三郡,再把金城、安乡、狄道三郡留在后面,等於是在未来留下干涉的藉口。

最主要的是,大夏军队討灭回汗国所展现出的恐怖军力,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头顶,压得吐蕃快要喘不过气来。

如今吐蕃赞普赤松德赞年幼並没握有实权,前线战事皆由尚结息和达扎路恭两人决定,他这才亲自前来洛阳进行谈判。

达扎路恭正在带兵攻打河西道,若是此时惹怒大夏朝廷,那这后果可就不堪设想。

尚结息思考片刻后抬起眼,他目光锐利反问道:“贵国皇帝陛下,何以篤定我大蕃会答应?”

崔祐甫依旧还是笑容不变,可他语气带著不易察觉的锋芒:“並非我家陛下篤定,而是相信贵国智慧。河西万里疆域,西域无尽財富,难道还不值这六郡之地?”

“况且我朝若有意河西,此刻挥师西进跟唐军残部里应外合,贵国在河陇之地的二十万大军,

又能有几分胜算?”

“到时候莫说河西道,便是这陇右六郡贵国还能握得住几个?陛下此议,实乃化干戈为玉帛,

为两国苍生计,为西睡安寧计,还望蕃使三思。”

尚结息仿佛是犹豫许久,他这才长长吐出一口气,那口浊气好似沉重的无奈:“贵国皇帝陛下雄才大略,气度恢弘。此议条件我大蕃应下了!愿与大夏再立盟碑,永结邻邦之好。”

崔祐甫心中一块巨石落地,他脸上依旧不动声色,起身郑重一揖说道:“蕃使深明大义,此乃两国之福!本官即刻稟明陛下,筹备立碑大典及交割事宜,愿此盟约,如日月之恆,如祁连之固。”

尚结息同样跟著站起身来,他还不忘记补充道:“交割必须严格按照约定!武都、和政、怀道三郡,在我大蕃军队有序撤出后,城池、府库、丁口册籍,一併移交贵国官员接收。”

“至於金城、安乡、狄道三郡,必须在我大蕃彻底掌控河西道,西域诸国尽数臣服后方能移交给大夏朝廷。”

崔祐甫顿时脸色大变说道:“蕃使莫非是在跟我说笑吧?那这黑衣大食也是西域诸国之一,难道我大夏要等到黑衣大食臣服吐蕃,才能按照盟约拿回金城、安乡、狄道三郡?”

“大唐朝廷的河西道下辖七个郡,分別为武威、张掖、酒泉、晋昌、敦煌、伊吾、交河七郡之地。”

“刚才我已经把话说得很清楚,只要吐蕃完全攻取河西道后,那就要把金城、安乡、狄道三郡交割给我大夏朝廷。”

尚结息见到崔祐甫在谈判问题上这般镭銖必较,他误以为大夏朝廷是真心要立碑划界,隨即一脸勉为其难说道:“那就按照贵国皇帝陛下之言吧!”

半个月后。

神武元年,十二月初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