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21章 抵达摩尔曼斯克(4k求月票)  人在俄国:我有每日情报系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郑直小心翼翼地说道:“在一个动盪的时代,能闯出来的人本身就要具备天不怕地不怕的特质。”

“但是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时代,”他说道,“天不怕地不怕只会让自己死得更快。”

弗拉基米尔听完之后,略微沉吟了一下。

“你说的不无道理,”他点了点头,“我等下要去吃晚餐了,如果你不介意的话,跟我一起吧。”

面对弗拉基米尔的邀请,郑直哪敢说个不字。

不过接下来的话题倒是轻鬆了很多,郑直在很多时候都会有些恍惚,就好像眼前这个身材並不高大的男人,在某一个瞬间似乎变成了一个普通的老人,而不是那个举手投足之间就能搅动全世界风云的皇帝。

直到出克里姆林宫,再次过扫描仪和安检的时候,郑直才发现自己的后背居然不知不觉地湿了。

他想回忆一下自己在克里姆林宫都吃了些什么,但是他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了与弗拉基米尔的对话上,吃的是什么都有点记不太清楚了。

不过好在看弗拉基米尔的样子,他应该是通过了这次的测试。

第二天,郑直一上午都有课,当天又跟普利亚米科娃代理市长约了下午的会。

於是课堂上就出现了这样一幕:

第二节课的课间休息期间,教室內突然进来了两个长相、身高都一模一样,穿著职业西装戴著工牌的大美女。

她们一进来迅速吸引了全班男生所有的目光,然后两人快步走到了郑直的身边,在他耳边耳语。

郑直看了看表,连忙站起来,跟老师打了个招呼:

“老师,不好意思,”他露出了一个歉意的笑容,“我等下还要去摩尔曼斯克和普利亚米科娃市长谈一个项目,所以......

话都说到这了,老师还能说些什么呢?

“你......去吧,”老师张了张嘴,“要提前到机场吗?”

“我包了一架飞机,”郑直的身子已经有一半出了门,“谢谢老师,我下周会回来参加月考的看郑直什么代价都不用付就成功请了假,这让班里的同学们也有些跃跃欲试,眼神热切地看著老师。

老师扫视了一眼课堂,没好气地说道:“干什么?这么看著我?你们也有项目要和市长谈吗?

上课!”

这还是郑直第一次来到摩尔曼斯克,也是第一次来到这么北的地方。

冷和铁锈。

这里是最符合郑直在来俄罗斯之前对於俄罗斯的预期。

既不像莫斯科那样有著繁华的市中心和摩天大楼、莫斯科七姐妹,也不像圣彼得堡一样充满了人文和艺术的气息,更不像是索契那样有著温暖的太阳和海风。

这里已经很靠近北极了,即便是在九月初的中午,当刺骨的海风从科拉湾的上空吹来的时候,

依旧能闻到一股冰冷的味道。

摩尔曼斯克几乎並不存在太高的楼,街道两旁赫鲁雪夫楼和已经褪色的活动器材一字排开,墙体被岁月和寒潮刮过,只留下裸露的灰白色混凝土来映衬著灰蓝的天空。

当郑直包下的私人飞机落在摩尔曼斯克机场的时候,空荡荡的小机场让郑直都有些怀疑这里还有没有人生活。

普利亚米科娃和一些摩尔曼斯克市的其他政府工作人员等在机场大厅的出口处。

“市长,我们整个市的局长和市长都在这里等一个商人,”摩尔曼斯克市城建局局长有些不满,“是不是不太合適?”

作为代理市长,亲自迎接一个商人似乎听起来有些掉价,但是对於普利亚米科娃来说,和郑直搞好关係是她一定要做到的事情。

这么大的业绩和绩效,她今年才42岁,估计明年转成市长的时候也不过是43岁。

一旦攀上郑直这条线,说不定凭藉著招商引资的金额和给城市带来的发展,她能够更进一步,

进入莫斯科的国家杜马成为议员。

况且她给郑直的面子也表达著她对於郑直的补偿和歉意。

她本身是想投靠阿萨诺夫这一边,阿萨诺夫知道摩尔曼斯克要建厂的事情就是她说的。

但是事情的发展逐渐出了她的预料,导致她现在不得不重新站回到郑直的身边,重新修復和郑直的关係。

这也是她在摩尔曼斯克州上交给弗拉基米尔的发展报告中著重提及郑直的企业,以及会给摩尔曼斯克带来的可能收益了。

弗拉基米尔自然也是看出来了这一点,不然他也不会说普利亚米科娃会对这件事情很上心。

所以郑直看到普利亚米科娃市长捧著一束在机场迎接他的时候,丝毫不感觉到意外。

他笑著接过,和市长合影留念之后,坐上了一辆专门用来公务接待重要客人的a8l,朝著摩尔曼斯克州政府大楼而去。

一路上看著窗外的景色,郑直的视线几乎没有离开过街景。

普利亚米科娃顺著他的视线看去,发现他正看著街边一个醉的流浪汉倒在路边,生死不知她微微皱了皱眉头,想要让司机开的稍微快一些一“要不了5年,”郑直转过身来说道,“这里就会大变样,你信不信?”

“5年?”普利亚米科娃苦笑道,“郑直先生,25年前的时候这里还有50万人口,但是现在只有不到30万了。”

她指了指窗外的州政府大楼:“这一栋政府大楼已经有接近80年的歷史,1940年前后建立的。”

“整座城市在2010年以后就没有任何的新建项目,”她说道,“阿萨诺夫的產业基本上都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避税走了,国家对於这里的投入基本上都是往港口、军工和北极航线方面发展,民生基本上停了。”

“这座城市正在死去,郑直先生,”她说道,“除非有源源不断的產业进来,否则迟早这里会变成一座死城,没有人愿意在这里长待,都是过个几年就往出跑。”

“阿萨诺夫在这里当了十几年的皇帝,”郑直摇了摇头,“就把摩尔曼斯克州变成了这样?”

他在飞机上大致了解了一下这里的基本情况,可以说是糟糕透顶,整个城市的產业都只靠著一点微薄到不存在的看极光的旅游业支撑。

“他的產业主要集中在炼油厂、港口、发电站这些地方,”普利亚米科娃说道,“对於民生的提升几乎为零。”

“好吧,普利亚米科娃市长,”郑直想了想,“我们先去我买下的那一块地看看吧,我看看我们能先做些什么。”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