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天。
山谷里的十万民眾已经走光。
最早出发的平板车队,已在五十里外。
要不是带队的麋竺和简雍担心走得太快会跟后面拉开太长距离失去控制,士气高涨的老百姓在免费食物的重赏之下,还能走出更远。
谁能拒绝一碗香喷喷的方便麵和一碗用热水化开的压缩饼乾糊糊?
刘使君说过。
不掉队者。
每日每户额外奖励茶叶蛋两枚,盐各一两。
试问谁能顶得住鸡蛋的诱惑,更別说雪般洁白的盐和,反正逃难的老百姓表示不能。
货柜里的货物。
已全部搬空。
要不是要留下货柜作为临时防御工事阻挡敌人,老百姓恨不能把它们也拆掉搬走。他们认为这些全是上天赐予的宝箱,万分捨不得丟弃。直到刘备出面,再三保证,又表示那些巨箱是可以装上轮子拉著走的,等击退了敌人,士兵必將巨箱一个不少的拉回来,十万民眾才安心上路。
他们绝不容许自己空手上路。
总得帮忙搬点什么。
做出贡献。
心里才够踏实。
毕竟免费吃刘使君发放的仙面和仙饼难免有些心虚。
老天把如此之多的仙食赐予刘使君,是给他扩军匡扶汉室的,使君却把它们分给了大家,这时候谁要敢偷懒耍滑,不用刘使君,村中族老第一个收拾他。
仅一天时间。
阻断谷口的货柜外面多了一道矮土墙。
土墙前是三米宽的浅坑。
坑里插著尖刺。
外层。
放著临时赶工製作出来的拒鹿马。
有现代生產的斧头和铁锹等等这些工具,又有足量的食物供给,士兵们干劲十足,爭相表现。
完成防御工事后。一些士兵还扛著锄头铁锹,到谷口挖了上万个坑洞。
坑洞不大。
专门陷马蹄用。
骑兵要敢在这上面衝锋,准叫他们跌得人仰马翻。
而骑军没有了速度,又有拒鹿马坑道矮墙等多重拦阻,衝到铜墙铁壁般的货柜阵前,在三千张强弩下,那不过是送上门的一盘菜。
当凌霄睡醒。
过来吃瓜。
看见谷內的士兵们正在自行车比赛。
儘管水平是菜鸡互啄,但架不住他们的热情,整个小山谷欢声雷动。
尤其是那些拿到红烧肉罐头奖励的优胜者。
更是得意洋洋。
各种显摆。
惹得骑术不行的同伴好不羡慕。
有志者咬牙苦练,同时期盼明日仍有比赛,好拼得一份奖励。
一个猪肉罐头竟然能有那么大的诱惑力。
神奇。
凌霄看了哑然失笑。
今天他终於看见此前没有看见的张飞和赵云了。
待看清后,凌霄发现自己有点低估了唐正忠把小事往大里搞的能力。因为赵云和张飞身上穿著有点类似年画上的那种宋朝山文甲,儘管鎧甲款式是仿古造型,但一眼便能看出它是现代工艺,因为整体设计得过於夸张过於华丽了。
在阳光照耀下。
一个黑得发亮一个白得耀眼。
不止鎧甲,唐正忠还给张飞和赵云配了专属武器。
张飞身边有两个亲兵,却空著手不拿装备,张三爷自己扛著那支乌黑的丈八蛇矛。
赵云的是亮银色的龙胆枪。
造型特漂亮。
酷得不行。
但他明显不是张飞这种爱炫耀的人,而是交由一个亲卫扛著。
如果不是上天赐予的神兵,指定属於自己,赵云甚至不会使用这种没有弹性又容易手滑的金属长枪作为武器,毕竟它华丽有余而实用不足。问题是上天都指定是自己的专属武器了,他只好儘量带在身边,相比之下,他更喜欢那把叫青釭剑的宝剑,那真是削铁如泥的绝世好剑。
凌霄仔细打量两人。
张飞並不像网络说的那样是个大帅哥。
跟电视剧里的形象也有一定差异,长得不算黑,鬍子超多长得密密麻麻倒是真的。
这位张三爷给凌霄的感觉。
是极其蛮壮。
看起来。
像一头人形牯牛。
两支胳膊比凌霄的大腿还要粗。
赤手空拳的张飞有5的战力,拿上那支丈八蛇矛时能达到6,真不愧是能传说中的万人敌,在凡人之中已经强到爆表了,猛到离谱。
站在旁边的赵云战力丝毫不亚於三爷。
他的身高要比张飞稍高一寸。
估计能有一米九五。
身材。
同样极其雄壮。
他跟网络上的云妹那种小白脸的形象差距有点大。
严格来说,赵云是一个现代感很强生错了时代的硬派猛男帅哥,在以拥有大鬍子为標准帅哥的古代时期,明显有点吃亏。拥有一把长鬍子须髯若神的关羽,在古代才是全体男人羡慕的对象和学习榜样。
其次是张飞这种苍髯如戟的。
五官硬朗曲线分明相貌刚毅酷帅但鬍鬚较少的赵云却没什么人觉得他很帅。
放到现代人的审美,可能恰好相反,赵云如果刮掉鬍子去做明星的话,应该很容易圈粉。
古代武將长得帅。
没用。
这不是电视剧。
要不是赵云实在太能打。
估计会被人无视成为一个小透明。
几百年后的高长恭和狄青更帅,更加完蛋,需要戴凶恶面具才能上阵杀敌,否则都会遭到敌人的轻视、嘲笑甚至污辱对待。
凌霄看看曹操大军没追上来。
乾脆回去。
练功。
总不能让勤奋的小虾米超过自己吧?
而且他想试试能不能把野球拳后面的部分给创造出来。
想得很美,结果一无所获,更让他感到有一点无语的是松风剑法和龙象般若功又提升了。
真是有心栽不开。
无心插柳柳成荫。
下午。
独自一人吃了个泡麵大餐。
看逃难民眾吃得香,凌霄忽然馋了也想吃一回,然后发现那是別人吃得香,自己吃,泡麵还是泡麵,即使往里加蛋加香肠都没办法加多少分。
再去东汉时空。
曹纯虎豹骑的斥候来了。
这是个十人小队,为首的队正穿著铁甲,其余人身上亦有筒袖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