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是否是店家教授我简体字。”
张泊连连摆手,开玩笑,他还要经营农家乐,哪来的这么多时间教华佗。
他秉承著一个宗旨,自学成才。
刘据如此,刘彻也如此,诸葛亮也还是一样。
“此书可以自学,孔明先生那有一套书籍,元化先生你可借阅一番。”
既然可以自学,那这么说来相较於隶书,確实要简单很多。
念及至此,华佗也是放下心来。
“元化先生,关於之后之事,可有何打算。”
“既然学习简体字不了多长的时间,那我欲借宿在刘使君这,不知刘使君可否欢迎。”
刘备自然是无比欢迎。
有著华佗在此,毫无疑问,不仅是平常的生活没有了疫病的困扰,而且每当战事结束,士卒们的倖存率也会大大提升。
“元化先生既然想要在新野暂住,在下求之不得。”
“多谢刘使君。”
在感谢完刘备后,华佗將目光重新转回了张泊身上。
“关於此书,店家,我有一个冒昧的请求。”
“元化先生但说无妨。”
“我欲將此事告知长沙太守张机,不知店家能否应允。”
张机,这名字好耳熟啊。
张泊眉头微蹙,眼睛眯起,在脑海中回忆著这个名字。
张机,不就是张仲景嘛!
好傢伙,又是一位大佬。
与华佗的后世“外科圣手”,“神医华佗”等眾多称呼相比,张仲景的称號就简单很多。
医圣!
能被冠以圣字的,可都不是简单人物。
兵圣孙武,武圣关羽,诗圣杜甫……
医圣张仲景,这含金量自不必多提。
他的《伤寒杂病论》乃是第一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临床医学巨著,確立了对伤寒病的“六经分类”的辨证施治原则,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被誉为“方书之祖”,也是后世医家的必读书目。
在张泊看来,虽然张仲景与华佗都是神医,但是两人的研究方向却不一样。
华佗偏向於外科,张仲景偏向於內科。
如果將这两人招收到麾下。
嘖嘖。
能和阎王抢人了。
当然,张泊也是想想。
他明白这两人治病救人的理想,肯定是不会投靠当今的任何一人的,大概率只能靠学识吸引他们一些时日。
不过,这想来也够了。
“元化先生,我確实听说过张仲景的名號,难道先生之前就与张仲景相识。”
华佗摇了摇头。
“並不相识,只不过偶然拜读过他的《伤寒论》,我本打算趁此机会,前往拜会一番。”
好傢伙,两位大佬的碰面。
著有《青囊书》的华佗,与著有《伤寒杂病论》的张仲景的碰面。
张泊已经有些期待起来。
“元化先生不用顾忌,將此事告知张仲景即可。”
如果能钓到张仲景,那就再好不过了。
“如此,那就多谢店家了。”
之后,华佗看著赤脚医生手册中的图像,向张泊问询著各种各样的问题。
这也是华佗在另一方面在確认店家之前说的话的真实性
很明显,张泊的回答令他心服口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