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於电学,涉猎未深。
至於化学,有些晦涩难懂,恕我才疏学浅,进展缓慢。”
“这样啊。”
宋应星涉猎较深的內容,算是在生活中常见的內容,比如光学,力学,在以往千年都有人研究过。
但是电学,化学之类,对於宋应星来说,就比较陌生了。
主要就是化学。
对於宋应星这个大明人来说,让其研究分子原子之类的结构变化,属实有些艰难。
不过嘛,他先前就已经採购好了一批实验用材,刚好趁此机会,让宋应星带回去。
而此刻,一旁的永乐朝眾人已经听傻了。
数学,物理学,化学,他大明有这种学问?
沉默片刻,按耐不住的黄福向张泊询问。
“店家,你刚刚所提到了那些数学,物理学之类,是何含义?为何我不曾听闻。”
“黄尚书,你还记得你刚才提及的那几个问题吗?”
“这自然记得。”
原本他是准备等著店家为他解惑的,结果太祖皇帝的到来,打断了这一切。
刚刚又是与懿文太子的交谈,致使他一直没有空提出。
“其实,你想要问的问题的答案,就在刚刚宋叔提到的那些学问中。”
“店家,此事当真?”
“確实如此,就比如为什么热气球能够飞天的原理,想来现在的宋叔,也能够为你解答。”
“店家,解答谈不上,倒是可以说说我的理解。”
黄福看向了宋应星,等待著宋应星的答覆。
“说起来,这件事的原理並不复杂,想来黄尚书你也知道,热胀冷缩的原理,而对热气球內部的空气加热之后,空气受热膨胀。
而同等质量下,体积膨胀,热气球內部空气密度小於外部空气密度,从而实现热气球的上浮。”
“这密度是何含义。”
“密度是对特定体积內物体质量的度量,例如,一寸见方的纯金块,其重量是固定的,约莫为一斤二两,一寸见方的纯银块,约莫为六两左右。”
黄福倒有些懵地点了点头。
“那电力驱驰的车,又是怎么一回事?”
对於这个,宋应星倒是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看向了张泊。
“店家,电力驱动电动三轮车走动,是不是运用了电磁力,將电能转化成机械能的方式?”
好傢伙,宋应星竟然连这都知道了。
“没错。”
黄福麻了。
“电磁力?机械能?这些都是什么?”
“黄尚书,其实这些书上都有著相应的解释,而如果,我要直接了当说的话,恐怕,接下来就是一大串你不知晓的名词了。”
“这样啊。”
黄福的目光,落在了桌面书籍上的那两个大大的物理二字上。
物理物理,事物道理。
这书籍的名字虽然简单,但是却极为不凡。
“店家,想来那货车的柴油发动机,也是与物理有关了?”
“柴油发电机?莫不是內燃机?”
张泊看得出来,宋应星这段时间肯定是努力学习的,不然也不会如此清晰准確地说出此等名词。
“是的。”
得到张泊肯定答覆的宋应星,有些热切地询问道。
“店家,不知我大明能否製作內燃机?”
“內燃机製作难度很大,並且对於精度,有著极高的要求,既然宋叔你知道內燃机,那肯定也就知道蒸汽机了,还是一步步来吧,先製作蒸汽机。”
宋应星认同地点了点头。
他明白,知道內燃机是一回事,能够將之做出来,又是另一回事。
一切都得慢慢来。
而一旁,身为工部尚书的黄福,已经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虽然店家与宋应星的每句话的每个字,他都知道是什么意思,但是连在一起,却仿佛天书一般。
黄福的心事重重落在了张泊的眼中。
“黄尚书,不必忧虑,有什么不懂的,完全可以前来询问,况且,不是还有宋叔在吗,相信他也能够为你解答。”
“多谢店家的宽慰了。”
黄福说完,便拿过宋应星放在桌上的书籍开始翻阅。
“说起来,店家,虽然在化学一途进展缓慢,但是所获得的收益是巨大的。
例如在冶铁的时候,所运用到的化学方程式,使我们能够清晰明了的知晓,铁是如何诞生的。
也正是因为如此,现如今的大明,已经能够用铁锻造火器了。”
用铁製作火器?
才刚打开书的黄福,猛地抬起头,看向宋应星。
他想起前几日,陛下与他说的那件事。
即用木炭换煤,再辅以精铁锻造火器。
难不成陛下的点子,来自眼前的宋应星?
黄福当即追问道。
“长庚,你刚刚说用铁锻造火器?”
“是,黄尚书。”
“长庚,用铁製作的火器,容易炸膛,极不安稳,所以在火器诞生至今,便一直使用的铜,莫非你有什么好办法,將铜换成铁?”
“黄尚书,其实想要用铁锻造很简单,只需要將煤换成木炭即可。”
黄福的脸上露出了瞭然的神情。
果然,与陛下说的一样。
“长庚,不知为何要將煤换成木炭,要知道,自宋朝开始,煤就作为了冶铁的材料,一直流传至今。”
“其实,铁不能做成火器的本质原因,就与煤有关,煤当中,有著一个特殊的物质,在元素周期表中,名是硫,在锻造时,这些硫会进入到铁中,使铁变脆,这便是用铁器会炸膛的原因。
而如果用木炭的话,则是没有这么多的问题,只要铁中不含硫,他便能够作为火器的材料,就像明末时期的火一般,就大多是用铁製成。”
硫?
黄福首先想到的,便是硫磺。
但是问题是,煤和硫磺根本就是两个玩意啊。
“长庚,这硫与硫磺可否有关係?”
“黄尚书,硫磺就是有硫构成,而煤中,则是有少量的硫,这与纯铜与铜钱的关係一般。”
宋应星这么一解释,黄福就懂了。
这倒是先前他从未听过的言论。
根据宋应星的说法,现在的洪武朝,已经实现了铁换铜一事。
如此说来,他永乐朝也可以这般行事。
这对於永乐朝来说,有著极大的好处。
因为现在永乐朝的火器,都是用铜打造一旦將火器的材料,由铜换成铁,
那铜就可以多出来,做成铜钱,
这对於要实现宝钞计划的大明来说,可谓是刚好睡来了,就送枕头。
想到这,黄福便感觉到压力山大。
接下来他的任务,可就有些繁重了。
要监督製作热气球,火器,还要学习从店家这获取的这些书籍。
不过,与蒸蒸日上的大明相比,这都不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