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交易完成
有著开国县公虞世南的带领,辩才一路畅行无阻,来到了东宫。
在说出了面见请求后,两人便被安排到显德殿中等待。
大约过了一灶香的时间,大唐太子李承乾姍姍来迟。
虽然仅有两个多月未见,但是在虞世南眼中,面前太子的气质形象与两个月前,又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变得更加成熟稳重。
可以说,已似人君。
“虞县公,莫不是不认识孤了?”
感觉到虞世南似乎有些出神,李承乾出声打趣道。
虞世南回过神来,向著李承乾俯身拱手道。
“见过太子殿下。”
不过,还未完全俯身,就被李承乾扶起来。
“虞县公,不必如此多礼。”
隨后,李承乾的目光落在了一旁的辩才身上。
“想来这位就是永欣寺的主持大师了吧。”
辩才双手合十,身子微微前倾道:
“贫僧辩才见过太子殿下。”
李承乾微微点头,將虞世南与辩才引到一边坐下,便直奔主题。
“辩才大师,想来虞县公已经和你说过我的想法,不知道辩才大师意下如何。”
虽然李承乾明白,辩才来到此地,就意味著这件事大概率成了。
但是他还是要例行询问一番,將选择权交到辩才的手中。
与李承乾所料不差,辩才直接开口道。
“回太子殿下,贫僧来此就是要將《兰亭集序》献与太子殿下的。”
辩才说完,便从袖中將一只木盒取出,然后將木盒递到了李承乾的面前。
李承乾的视线並未在古朴的木盒上过多停留,他知晓,木盒里的东西,才是重中之重。
小心翼翼地打开木盒,李承乾从其中取出捲轴模样的字帖。
將之缓缓摊开,屏息凝神地看了几息的时间后,李承乾微微点头,隨后將字帖放回木盒。
即使李承乾並不是精於书法的专业人士,但他自小便有这一系列大儒的教导,眼光自然没什么问题。
並且,还有著王羲之的传人虞世南的检验。
所以说,这幅字帖,想来是王羲之的真跡无误。
既然如此,那他便可以將这《兰亭集序》去交给店家了。
不过,在这之前,还需要多复印几份。
一份给眼前的辩才,一份嘛,自然是留给父皇。
就算是复印的,想来父皇也说不出什么话。
这可是一模一样的复印!
“辩才大师,多谢你將《兰亭集序》带来,有什么要求儘管提便好,孤都会儘量满足你。”
虽然太子殿下的条件极为优渥,但是辩才依然记得他当初的目的。
一是为了在太子殿下这,获得给手机充电的方式。
二是为了见一见佛经上曾多次提及的玄奘。
“太子殿下,贫僧不需要什么,只希望殿下將给手机充电的方式告知贫僧,好让贫僧能够在回到永欣寺后,能够抄录佛经。”
“这自然没有问题。”
李承乾没有犹豫地就应承了下来,
这原本就是他与辩才交易的內容,就算辩才不提,他也会將东西交给辩才。
当即,李承乾领著两人来到东宫后的一间阁楼中。
这间阁楼,是李承乾新建造的储物之地,里面存放了李承乾从后世所带回来的所有物件。
进入阁楼后,虞世南与辩才两人,都被周围一系列见所未见的事物吸引了目光。
吩附宫人,將他早已准备好的一系列物件运到阁楼外后,李承乾便当著虞世南与辩才的面,开始组装。
李承乾一边组装,一边还在进行著解说。
“辩才大师,將这些东西组合起来,就是为手机充电的装置了,这是太阳能板,能够吸收太阳的能量,这是蓄电池,能够將能量储存在其中“
隨著李承乾的介绍,辩才脸上也显露出惊之色。
他原以为这所谓的电与天上的雷电同出一源。
但是却没有想到,这是取自太阳之精华。
难怪如此神奇。
经过一灶香的时间后,李承乾指了指已经亮灯的蓄电池,和辩才说道。
“辩才大师,这套充电装置的布置方法已全部交给与你,你可以先行练习一番,然后回到永欣寺布置。
待到手机没电,便可以用我刚才的方式给手机充电,另外,再送给辩才大师十个充电宝,以防在遇到阴雨天气时,无法见著太阳。”
“贫僧多谢太子殿下。”
李承乾摆了摆手。
“辩才大师不用如此客气。”
对於他而言,一套太阳能充电装置,加上手机以及充电宝,用来换《兰亭集序》实在是赚大发了。
毕竟这一套装备,才价值几何?《兰亭集序》那可是千金难换。
辩才的想法与李承乾如出一辙。
一方面他手中有百部佛经,这对於永欣寺来说,乃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另一方面,太子殿下也说了,会拿来一模一样的字帖给他,也不算將智永师傅的传承断绝。
喜悦持续了片刻,辩才想起了他来见太子殿下的第二个目的。
“太子殿下,贫僧还有一个不情之请,还望太子殿下能够为贫僧解答。”
“辩才大师请讲,孤一定知无不言。”
“殿下,手机中的那些佛经,曾经多次提到一个人的名字,其名为玄奘,不知他身份为何,我能否与之见上一面。”
在辩才看到佛经上这个名字的时候,就已经向开国县公虞世南进行过问询了。
但是很可惜,即使虞世南身为开国县公,也未曾听过玄奘之名。
因而,他这才来到此地,向这些佛经的提供者太子殿下进行问询。
“玄奘吗?”
李承乾面露难色,嘀喃自语道。
他早些时候,就在店家那听说过这个名字,並且也想询问过玄奘的事跡。
但是玄奘早在贞观三年,便从长安出发,前往了天竺求取佛经,如今的玄奘,应该还待在天丛。
而如果按照歷史发展的话,玄奘恐怕还需要八年的时间,才会返回大唐。
所以——
辩才想要见玄奘一面的想法恐怕要泡汤了。
“辩才大师,如你所想,玄奘乃是一位僧人,至於你想与他见面一事,恐怕不能如你所愿了。”
面露难色的李承乾,加之刚刚李承乾所说的话语,使辩才的心中,升起了一股不妙的感觉。
“太子殿下,难不成玄奘大师已经圆寂了吗。”
“啊这.—”
李承乾没想到,眼前的辩才似乎有点想茬了。
“这倒不是,因为这位玄奘大师前往了佛教的发源地天竺,恐怕需要过些时日才能回来。”
虞世南有些意外地看了李承乾一眼。
这位玄奘大师前往天竺?他怎么没有在朝中获得此类的消息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