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21章 想要换皇帝的李世民  农家乐通古代,开局接待刘关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第321章 想要换皇帝的李世民

“这.”

张泊向著李承乾的方向看了一眼。

这一次,武垦应该不会成为李世民的才人了。

因为,李承乾出手干预了。

“父皇,武垦应该不会入宫了。”

李承乾適时地开口说道。

“哦?承乾,不知为何?”

“父皇,歷史上的武垦,並未是通过常规途逕入宫,而是在贞观十一年,父皇你前往洛阳宫时,才將其纳入宫中的。

现在父皇已经知晓了武一事,那就肯定不会再將之召入宫中了。”

面对著李承乾的分析,李世民报以讚许的目光。

既然已经犯过一次错误,他又怎么可能再犯呢。

“另外,儿臣也出手干预了。”

李世民当即提起了精神。

“承乾,不知你是如何出手干预的,难不成,是將武除去?”

“父皇,並非如此,儿臣仅是將武垦放在儿臣身边,对其严加看管,至於原因,一是因为,如果直接了当地除去贞观一朝的武,未免对贞观年间的武有所不公。”

“嗯—.”

李世民微微点头。

对於承乾仁德的做法,他极为认同的。

但是“至於第二个原因,则是因为武婴的身份问题。”

“武的身份问题?”

难不成武婴的身份,有什么独到之处?

瞬间,李世民便想到了他之前所想到的一件事。

其实,在他刚刚听到武氏的名號时,他的脑海中,就想到了一位故人。

不过,仅仅是想了想。

毕竟天下武氏何其之多,总不能出现一位武氏,就与那位故人有关吧。

但是,刚刚承乾的话语,使他又想到了自己的猜想,

能够令承乾如此动容,难不成真如他所想的那般?

“承乾,武难不成与应国公武士有所关联?”

“是的,父皇,其实武婴本名不是武,而是武球,真实身份乃是应国公武士之女。”

“应国公武士之女吗?”

应国公武士,可谓是为大唐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隋末晋阳起兵,武士就是最初的十七人之一。

因而,在大唐建立后,大封功臣,武士也与他一道,被列为晋阳元谋功臣。

武德年间,被封应国公,官至工部尚书。

贞观年间,武士歷任豫州、利州和荆州都督,治民有方,深得他的讚誉。

不过,有些可惜的是,就在前年,在他父亲李渊去世后不久,就传来了武士离世的消息。

为了表彰这位劳苦功高,为大唐做出重大贡献的应国公,他赐予了这位应国公“定”的美諡。

“承乾,武士一家应该在荆州吧,为何武婴会出现在洛阳?”

“父皇,这与武婴家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变故有关,因为武士在贞观九年离世后,他的两位儿子与其他祖兄,对其母亲杨氏甚薄。

因而,杨氏便带著女儿武来到了洛阳。”

“原来如此。”

原本,李世民是想要將武,这个谋夺大唐江山之人斩草除根的。

但是,既然对方是故人之女,加之贞观一朝的武还未成长起来—.

算了,隨她去吧。

“承乾,既然如此,那我便不再追究此事,只是切记,不可让其与稚奴再走到一起。”

“这——”

李承乾的脸上,露出一抹为难之色。

“难不成,稚奴又和武掺和到一起了。”

李承乾停顿几息后,这才缓缓说道。

“是的,父皇。”

李世民一阵沉默,隨后有些无力地摆了摆手。

“罢了。”

目前来看,將来执掌大唐的,將会是承乾,而不是稚奴。

换而言之,贞观朝的武,最多能够成长到晋王妃的地步,而不会像歷史中那般,直接撬动大唐的根基。

况且·

李世民望著身侧的李承乾。

既然承乾已经知晓了后世之事,他相信,承乾处理好武的问题,不是什么难事。

如今,既然贞观一朝的武不足为虑,那李世民就得考虑那个天授一朝的武了。

“店家,不知天授一朝的代理人上官婉儿何时才会过来。”

“据先前获知的消息,按照贞观年间的时间算,差不多还有一月不到的时间。”

一月不到,就能前往天授一朝了。

或许,他也该考虑,如何处理武则天一事了。

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改朝换代。

直接让武则天退位,让李氏之人上位。

但是.又该换谁呢?

李世民的脑海中,瞬间浮现出两个名字。

李显与李旦。

首先是李显。

但是,一想到刚刚店家刚刚说的那番话,李世民就仿佛吃了苍蝇一般地噁心。

这个不肖子孙,竟然想將他大唐的江山拱手相让。

虽然气愤,但是李世民还没有被气愤冲昏了头脑。

万一李显幡然悔悟呢。

就如同商朝太甲一般。

“店家,李显在政变之后,可曾有所改变?”

张泊双手一摊,耸了耸肩。

“这么说吧,唐中宗李显即使再次登基,依然死不悔改。

在登基之后,第一时间就將韦氏立为皇后,並且不顾大臣的反对,將韦皇后的父亲韦玄贞封王。”

李世民的手紧紧地紧茶杯,仿佛要將茶杯捏碎一般。

虽然在大唐有封异姓王的先例,例如吴王杜伏威和燕王罗艺。

但是,他们都是作为降將封王。

这什么韦玄贞,何德何能,竟然封王!

“之后,对於有著拥立之功的功臣反而刻意疏远,並未韦皇后参与到政事上来,至此,韦皇后的周边,形成了一个利益集团。

后来李显驾崩,韦后临朝称制,她想重演武后之事,但是,当时李旦第三子李隆基发动了政变,诛杀韦后一党,至此,大唐的帝位,转到了李旦一系。”

“哼,死的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