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看完视频中的內容被震撼的无以復加。
“朕没有听错吧!”
“亩產3200斤!”
“大秦连两百斤的零头都没有!”
大秦以黍米为主食。
稻米的种植面积少,且產量低。
是比较珍贵的食物,通常只有贵族才能消费的起。
这个袁姓后人让產量甚低的稻米一步步亩產至3200斤!
这如何不令他惊嘆!
“李斯,立庙!”
秦始皇果断道。
李斯这才从震惊中缓过神来,隨即拱手道:
“陛下圣明!”
“此人让后人不再受饿肚子之苦,当得起“农神”之称!”
“陛下,我大秦做过种植实验,每亩种植多少水稻、麦子、豆子等。”
“这才找到了对於大秦最佳的科学播种经验。”
“农神专注於育种方式提高產量。”
“三系杂交法在后世尚且需要几十年。”
“大秦任重而道远。”
“或许大秦可以先从耕地方式、工具、施肥、管理等方式提高產量。”
“臣提议在民间广开言路,寻找提高產量之法。如有实验成功者,当赏!”
秦始皇满意頷首。
......
李世民嘴巴此刻张成了o字形,声音颤抖。
他甚至感觉自己都有些坐不稳了。
“亩產3200斤!”
“好好好!华夏后世人人有余粮!”
“想必再无饥荒!”
大唐的水稻要是有这產量,他何需愁这大旱!
也不用羡慕表叔有个喜欢囤粮的好父皇!
“魏徵,你快喷我一下。”
“朕没有在做梦吧!”
魏徵抑制住自己的激动,轻咳了一下,无奈道:
“陛下,您没有做梦!”
“当务之急是研究这杂交水稻之法。”
李世民狠狠点头,目光如炬。
“后生可畏啊!”
“即日起,六部广寻稻穗和农事人才。”
“如有使粮食翻倍者,加官进爵,赏金万两!”
“我大唐虽没有后世科技,但我们有老祖宗的智慧。”
“十年也好,二十年也罢。”
“最多百年。”
“我大唐定能研究成功。”
“朕也要用这一粒米改变大唐!”
李世民转头看向长孙无忌,沉声道:
“辅机,朕欲给此人封神立庙,你且安排!”
“其所研杂交水稻,泽被世人,彪炳千秋,当名垂青史!”
长孙无忌顿时愕然。
但並未觉得不妥。
“陛下,每每天下大旱之时,必有君主祭祀龙神求雨。可惜並未天降甘霖。”
“天幕传授的,乃实打实的惠及百姓的种植之法。”
“理当立庙。”
后世能给古人塑相。
古人为何不能给后人立庙?
更何况其功绩堪比神明。
李世民满意点点头,但又总觉得哪里不对,好像有人在內涵他。
......
“3200斤!”
“咱的个乖乖!”
“咱没听错吧!”
“咱老朱以为1000斤就是极限了。”
朱元璋心跳如擂鼓,他盯著天幕中后人满脸笑容抱著稻穗的画面,激动得无法平静。
“標儿,他配享太庙啊!!”
“咱以后去太庙祭拜歷代明君的时候,就给他敬五杯酒了!”
“不不不,还不够,敬十杯!”
朱標此刻也是满心欢喜。
如果大明也能成功培育这杂交水稻,大明后世將再无饥荒!
“儿臣领旨。”
“父亲,寻找稻种、网罗人才一事就由我来负责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