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杀。”
沉默的男人推门而入,他的长相普通,非常没有记忆点,好像无论怎么看,都记不住他到底长什么样子。
男人沉默地单膝跪地,无声请示。
桑泠道:“去查查,在国子监都有谁欺负桑承泽。”
桑承泽不肯去上学,肯定是在国子监遇到了他这个年纪无法承受的事。
虽然对桑泠来说,桑承泽的心性被养的还是太软弱了点。
两天后。
一名来自雍州的百姓,徒步行了千里,径直敲响登闻鼓,状告御史中丞中饱私囊,与地方官员勾结,残害百姓。
御史中丞,主监察百官、纠察贪腐之责。
那名百姓布鞋已经磨穿,每走一步都留下血脚印。他颤著手从怀中掏出按满血手印的万民书,厚厚一叠证据令人触目惊心。
燕国开国不过几十载,先皇在登上皇位后,为挽民心,重启登闻鼓。
凡有百姓鸣冤,皇帝必须亲自受理。
若有官员阻拦,一经发现,必將重判。
但多年来,能顺利敲响登闻鼓鸣冤的百姓寥寥无几,那些官员也不是傻子,根本不会让这些人有机会走到登闻鼓前。
此事一出,满朝震盪。
登闻鼓一响,那名鸣冤的百姓立即便被带走。
皇帝亲自审理。
证据確凿。
直到御史中丞满门被下大狱,都想不通,究竟是谁帮那个鸣冤人走到登闻鼓前的。
还有那些证据——
仿佛有一双眼睛,默默的在背后注视著他们。
皇帝震怒,立即派遣心腹去查。
同一时间,整个京都不知道从哪里开始流传起御史中丞勾结地方官员,做的黑心事,被人编成了话本子,在各大茶楼借说书人之口宣之於眾。
只是有些对局势了解的人,却在私下悄悄谈论。
御史袁家正是如日中天之时,御史之女为四妃之首,颇受皇帝宠爱,膝下还诞有一子,皇帝真的会处置袁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