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宋长叙起来时,家里蒸了肉包子,做了疙瘩汤。他一连吃了三个肉包子,自家做的肉多皮薄,一口咬下去就能咬到肉馅。
许知昼叼着两个肉包子,喝了一碗疙瘩汤。近来无事,他跟宋明言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
他买的三只簪子,除了给许知辞外,还有两只给了宋明言跟澄哥儿。
许知昼在村里没有看见孙绿真问道:“今年过年我怎么没有看见绿真回来?”
“他啊,怀孕了,身子重养在家里,就没有来拜年了。”
许知昼:“这么快就怀上了,绿真不能回来,但我可以去看看他。”
宋长叙在一旁喝茶,许知昼一把薅住宋长叙,“相公陪我去镇上买些东西,我们一块去西谷村。”
两个人坐上牛车就到了水波镇,许知昼怀里揣了三两银子左看看右看看。
宋长叙披着披风,还是过年的时候,镇上有些铺子已经关了,鞭炮烟花这类的铺子没有关。
“我看那有卖大红枣的,我们去看看。”宋长叙指着一家杂货铺子。
许知昼看什么都花眼,听了宋长叙的话应一声。
这处杂货铺子除了红枣外,还有红糖,枸杞。
宋长叙:“买这些,我们再去买一篮子鸡蛋和水果糕点就差不多了。”
许知昼听着觉得不错:“好,都听相公的。”
买完东西,许知昼买了一个拨浪鼓和木雕,还有布头彩线:“他一个人在屋子又不能出门,一定很无聊。他喜欢绣荷包帕子,我买点给他也方便。”
早上没有飘雪,两个人到了西谷村,低低矮矮的村落,有老妇人站在门口张望,看见两个外乡人,目光打量。
许知昼还记得去白家的路,他走在前面脚步轻快,宋长叙认命的提着礼品。
“有人吗?绿真!”许知昼敲门喊道。
白家有人听见动静,打开院门的是白家大嫂,她瞧见宋长叙跟许知昼的模样和衣着一时有些迟疑,“你们是……”
“我们是齐山村的,我是绿真的朋友来看看他。我叫许知昼,这是我相公,宋长叙。”
白家大嫂见他们说出齐山村,打开院门让他们先进来。
“绿真月份大了,不太方便。他比我们都要娇贵一些,吃不得什么苦头。”白大嫂无意识说道。
到了堂屋,没瞧见孙绿真,白大嫂引着他们进去:“他在屋子呢。”
白大嫂瞧见他们提着很多东西,脸上的笑意更真切:“你们人都来了,还准备这么多东西作甚,我帮你们放着吧。”
宋长叙笑道:“不劳烦旁人,反正是给他的,我们亲自放他屋里就好。”
白大嫂脸色一僵,给他们带到孙绿真的房前,什么都没说就走了。
许知昼推开门,孙绿真屋里还有炭盆有几分暖意,他坐在床上绣一双虎头鞋,听见推门声抬头。
“知昼?!”孙绿真惊喜的声音传来。
许知昼快步过去坐在床沿边上握住他的手:“是我,我们来看你了。”
宋长叙把东西放在屋里。
“你们来就成了,还带了这么多东西作甚,快坐。相公跟公婆他们去祭祖去了,还未回来,家中只有我跟两位嫂子在,腾不出手来招待你们。”
许知昼:“你跟我们客气什么,我们是来看你,又不是来看你相公跟公婆的。”
孙绿真听了许知昼的话就笑了。
“好,听你的总没错的。”
宋长叙在这里不好,他说道:“我出去走一走。”
许知昼点头:“别走远了。”
宋长叙一走,许知昼握着孙绿真的手不放,“你也太快了,我看看肚子。”
只有两个人在,孙绿真掀开被褥给许知昼看了肚子。
“孩子还小呢,就是比较闹腾。”
孙绿真提起孩子眼中满是柔和。
“你高兴就好,我跟你说说我在县城的事。”许知昼拉着他话家常。
孙绿真为许知昼高兴,他说道:“你在外摆摊也要保护好自己。”
许知昼开心的点头:“我会的。”
孙绿真说了一些他的事,白源待他好,公婆也不错,就是大嫂跟二嫂对他不友善。
“关起门就是我跟相公两个人的事,我没有在意。大嫂跟二嫂嫁过来没有怀孕,我后头进来的反而怀孕,她们就对我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
白源是幼子,公婆偏疼一些,但对大哥二哥都还好,大哥是长兄,公道许多。
“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我们把自己的日子过好就成了。”
孙绿真想着透彻,他笑道:“我还跟相公说了,若是我们这一胎是个男孩定要去读书,父母多辛苦一些,让孩子读书认字,将来也能求个好出路。”
“若是女孩就多攒些嫁妆,以后到了婆家底气足,不必受欺负。”
许知昼:“你说的对。”
两个人有大半年没见了,说了一阵话又觉拉近了关系,有说不完的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