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着她的目光看出去,有男人倚着车门抽烟,是便衣特务。
再次来到地下室,工作台下面一个带锁的抽屉里,店主不情不愿地拿出一本暗账,上面记录着的是楼上照相馆以外的业务。沈彤飞快地翻过,发现在造假这业务上,这位店主的触及范围还真不小,除了证件执照,还有各种公章私印。之后,她合上账簿,报出了近一个礼拜以来做假证件的顾客名单。
“这些人的照片你应该也留了底片吧?”
店主有些惊讶地看她,但还是老实地从桌子旁边的墙壁里打开一个暗格,露出一个保险箱来,那里面放着他留的副本,还有几份他已经完成的、顾客却还没有来取的完成品。
沈彤把每一份证件都拿出来端详一番,无论是证件号码还是水印,都做得很完美。
“刚刚出去的那位小姐还没有登记?”
“……她加了钱,不让我留书面记录。”
——这倒的确是一些考虑周全的顾客会做的选择。
沈彤这样想着,但追问:“她要的是什么?”
“一本英国护照。”
“你还会做外国假证?”
“不是做,是她给了我一份真的,让在上面加工。”
“什么意思?”
“就是她现在手上拿着的证件就是真的,只是换照片和钢印。”
说完,店主看到沈彤一副等着自己下一步动作的样子,默默叹了口气,从另一个抽屉里拿出那份原本持有人叫“yu kao”的英国护照,原照片也是个华裔女子模样。
沈彤微微蹙眉,指尖落在工作台上一点一点。她知道,最近想办法弄外国护照的人不少,都是担心中国局势想要去海外的,那个假“高玉”抱着的是这个目的也不无可能。但是……她盯着这本护照上的英文字样,忽然灵光一闪,一个全新的可能性让她感到隐隐的兴奋。
但她继续表现出对记录里所有人的兴趣,要走了他们的照片副本,又嘱咐道:“你照常做事吧,外面的车会留一辆,不是监视你,是替你把个关,找一个真正的坏人叛国贼。”
店主忙不迭地点头,又紧张地问:“这账簿您也要带走吗?能不能我现抄一份名单……”
“不用。”沈彤打断他,“我记下了。”
而当沈彤回到国防部,将自己从账簿上看到的名字和拿到的照片副本一一对应,全复写出来后,所有参与调查韩圭璋事件的二厅同事也小小地惊叹了一下她不需要动笔的记忆力。沈彤倒谦虚地摆了摆手,露出不好意思的神情。
沈彤指着黑板上的每一单假证分析,这个那个的真假名字和照片后面,是不是有着韩圭璋的可能性。到最后一个英国护照时,她先是说:“这是个二十来岁的女性,人我也正好碰见,倒不是韩圭璋男扮女装——”
会议室里的人被她逗笑。
但沈彤却并不觉得自己在说笑话,继续一脸正色地解释:“虽然看起来好像无关,只是一个人偷了或者捡了一本护照,想要借机去欧洲,但是她这个护照,却给了我一个启发。”
“什么启发?”李鹤林问道。
沈彤说:“现在虽然全城实行盘查管控,但是却仍有一种人不会被严格检查,那就是外国人,或者放宽一点,所有在外国大使馆的外交人员。”
这下,所有人都明白她的所指了——任何情况下,使馆工作人员出城出港,无论是海关还是卫戍司令部,都会为了避免引起潜在的外交争议而放行,相当于一种外交豁免权。而且,各国使馆也常常雇佣熟悉本地语言、交通的中国人作为司机、翻译、采购员等等职位,所以如果有人想要浑水摸鱼,也是很容易办到的。
“你没有打草惊蛇吧?”李鹤林又问。
“没有。”沈沉声道,“但是安排了人盯梢。如果那个假高玉真有问题,那么也只有等她再回那个照相馆取假护照,我们才能顺藤摸瓜,看她是否要借此把什么人转移出城。”
李鹤林满意地点了点头,又道:“不仅如此。我们应该检查所有带着外国使馆旗号要出城的轿车、货车还有离港轮船、集装箱,谁知道除了英国的,共产党是不是还能弄到其他的证件。”他转头向任少白下指令,“你去外交部跑一趟,说明情况,让他们跟各国大使联系,就说有人冒充他们的外交人员协助通缉犯,请务必配合我们对他们的车辆船只进行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