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任何可能对胤礽康復有利的事情,他都会毫不犹豫地答应。
“准!” 康熙斩钉截铁道, “大师请自便!梁九功!”
“奴才在!” 梁九功连忙应声。
“你亲自陪著大师,大师想去何处,皆可通行,不得阻拦。所需一应之物,全力配合。”
“喳!奴才遵旨!” 梁九功躬身领命。
老僧微微頷首: “多谢陛下信任。老衲去去便回。”
说罢,他手持念珠,步履从容地走出了乾清宫,身影很快融入暮色之中。
*
待出了乾清宫,夜风微凉,一队精锐的御前侍卫和掌灯太监早已肃立等候,梁九功躬身在前引路,態度极为恭敬。
“大师,” 梁九功小心翼翼地开口, “您看需要准备些什么?是香烛纸马,还是法器净水?奴才这就让人去备办。”
他伺候康熙多年,也见过不少僧道做法事,惯例总是要有些仪轨的。
老僧闻言,却缓缓摇了摇头,目光平静地望向深邃的宫道,声音空灵: “阿弥陀佛。万法皆空,因果不空。
驱邪净秽,在乎一心,而非外物。梁总管不必费心,隨老衲走走即可。”
眾人心中虽觉诧异——这位大师行事果然与眾不同,但想到他之前的神异手段,无人敢有半分质疑,只是愈发敬畏,规规矩矩地簇拥著他,在寂静的宫苑中缓步而行。
一行人首先来到了毓庆宫外。此时的毓庆宫灯火阑珊,寂静无声,与往日的太子居所气象截然不同,透著一股令人心头髮紧的冷清和压抑。
老僧在宫门外驻足,凝视著那紧闭的宫门,仿佛能穿透朱漆金钉,看到里面残留的气息。
他单手立掌,轻声吟诵,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带著一种洗涤人心的力量: “贪嗔痴慢疑,五毒蔽灵台。怨憎会,爱別离,求不得,皆是苦海业障。
此处劫气縈绕,痛楚凝结,如乌云盖顶,障人清明。”
隨著他的话音,眾人惊异地发现,老僧周身似乎开始散发出一种柔和而圣洁的莹莹白光,那光芒並不刺眼,却让人心生寧静。
隱约间,仿佛有若有若无的梵音禪唱在空气中迴荡,庄严肃穆。
更令人骇然的是,在毓庆宫周围的阴影角落里,尤其是在宫门缝隙、窗欞之下,竟真的开始飘荡起一丝丝、一缕缕极其淡薄、肉眼几乎难以捕捉的黑色气流!
那黑气扭曲著,仿佛有著生命一般,散发出一种阴冷、悲伤、甚至是不甘的气息。
“那……那是什么?”
有胆小的太监忍不住低呼出声,声音发颤。
只见老僧周身的白光如同暖阳融雪般,缓缓照向那些黑气。
黑气一触碰到白光,便发出极其细微的、如同冰雪消融般的“滋滋”声,隨即化作缕缕青烟,消散於无形。
整个过程无声无息,却带著一种难以言喻的净化之力。
不过片刻功夫,毓庆宫周围那种令人不適的阴冷压抑感,似乎真的减轻了不少,连空气都仿佛清新了些许。
眾人看得目瞪口呆,对老僧的敬畏之心达到了顶点。